1955年之后,()开始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A.生产技术教育B.劳动伦理教育C.劳动知识教育D.劳动精神教育正确答案:生产技术教育
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劳动教育探索出现的偏差,主要是误读了普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劳动教育探索出现的偏差,主要是误读了普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开始在中学增设实践课程,注重()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开始在中学增设实践课程,注重() A.实践课程与手工劳动相结合B.实践课程与农业相结合C.实践课程与工业生产技术相结合D.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正确答案:实践课程与农业相结合;实践课程与工业生产技术相结合
建国初期,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包括()
建国初期,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包括() A.接受完学校劳动教育的学生依然无法改变回乡从事体力劳动的命运,使得很多中小学家长选择了让学生辍学B.轻视体力劳动的社会思想在当时并未真正改变C.当时搭建的生产技术教育体系非常不理想D.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难以真正落实生产教育体系正确答案:接受完学校劳动教育的学生依然无法改变回乡从事体力劳动的命运,使得很多中小学家长选择了让学生辍学;轻视体力劳动的社会思想在当时并未真正改变;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难以真正落实生产教育体系
1953年,我国个别地区出现了中学毕业生因不能如愿升学而游行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1953年,我国个别地区出现了中学毕业生因不能如愿升学而游行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A.学生学习成绩太差B.对学生缺少法治教育C.对家长缺少法治教育D.对学生缺少劳动教育正确答案:对学生缺少劳动教育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控制: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控制: A.产量B.成本C.价格D.生产技术正确答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