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50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A.±12.5cmB.±25cmC.±100cmD.±50cm正确答案:±25cm
为使中和滴定的实验结果尽量准确,减小因操作引起的误差,必须()
浏览:569为使中和滴定的实验结果尽量准确,减小因操作引起的误差,必须() A.使标准液浓度较大B.使待测液浓度较大C.对待测液预热D.进行重复实验,计算几次实验的平均值正确答案:进行重复实验,计算几次实验的平均值
使用概率法判定缺陷,缺陷点()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
浏览:592使用概率法判定缺陷,缺陷点()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 A.不参加B.参加C.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参加D.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不参加
跨缝测试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用该测距及其两个相邻测距的声时测量值分别计算,取此三点的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这种方法称为平均值加剔除法。
浏览:773跨缝测试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用该测距及其两个相邻测距的声时测量值分别计算,取此三点的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这种方法称为平均值加剔除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跨缝测试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用该测距及其两个相邻测距的声时测量值分别计算各测点的裂缝深度,取此三点的裂缝深度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这种方法称为()。
浏览:598跨缝测试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用该测距及其两个相邻测距的声时测量值分别计算各测点的裂缝深度,取此三点的裂缝深度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这种方法称为()。 A.双面斜测法B.平均值加剔除法C.三点平均值法D.单面平测法正确答案:三点平均值法
跨缝测试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用该测距及其两个相邻测距的声时测量值分别计算各测点的裂缝深度,取此三点的裂缝深度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这种方法称为平均值加剔除法。
浏览:741跨缝测试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用该测距及其两个相邻测距的声时测量值分别计算各测点的裂缝深度,取此三点的裂缝深度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这种方法称为平均值加剔除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裂缝深度计算的方法首波反向法又称()。
浏览:648裂缝深度计算的方法首波反向法又称()。 A.双面斜测法B.平均值加剔除法C.三点平均值法D.单面平测法正确答案:三点平均值法
当跨缝测量难以发现首波反向时,可先求出各测距计算深度的平均值,再将各测距与平均值相比较,确定裂缝深度,这种方法称为()。
浏览:713当跨缝测量难以发现首波反向时,可先求出各测距计算深度的平均值,再将各测距与平均值相比较,确定裂缝深度,这种方法称为()。 A.首波反向法B.平均值加剔除法C.三点平均值法D.单面平测法正确答案:平均值加剔除法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每一个测区测16个回弹值,这16个回弹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测区平均回弹值。()
浏览:54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每一个测区测16个回弹值,这16个回弹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测区平均回弹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碳化测量时,应将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
浏览:580碳化测量时,应将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 A.0.5mmB.0.2mmC.1mmD.0.25mm正确答案:0.5mm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每一个测区测16个回弹值,这16个回弹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测区平均回弹值。
浏览:100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每一个测区测16个回弹值,这16个回弹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测区平均回弹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表面粗糙度的间距参数RSm是指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Xs的平均值。
浏览:1095表面粗糙度的间距参数RSm是指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Xs的平均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