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心得site_name缩略图

读《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有感(精选10篇)

浏览:697

学党史“必修课”练一身“好功夫”

百年党史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其中蕴含了无数真“功夫”,有从国力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改革功夫”,有从小小红船到巍巍“中国号”巨轮的“发展功夫”,也有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扶贫功夫”。百年党史,犹如一个收藏无数武学经典的“琅环玉洞”,作为选调生,要多从“琅环玉洞”中寻找武学典籍,习得一身“功夫”,让自己尽快成才成长。

从“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习“吃苦功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回顾百年党史,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才能让新中国在砥砺前行中迅速成长。选调生作为典型的“三门”干部,学历高、精力旺、干劲足是他们的优势,但由于刚从“象牙塔”中出来,缺乏基层锻炼,存在经验不足、阅历有限、定力不够等突出短板,有时会表现出一压担子就要吵、一有任务就要推、一说加班就要闹,甚至萌生出撂挑子不干、散伙回家的想法,这些都是吃苦不够的表现。选调生要多想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的日子,树立吃苦才能进步的意识,做到时常去重大斗争一线去主动找“苦”吃,挑最艰辛的工作去做、找苦活累活去干,不惧“硬石头”扎脚、不怕“硬骨头”磕牙,敢于以硬碰“苦”、以“苦”克难。在“吃苦”中磨练意志、锤炼作风、提高素养、增强才干,做到以苦为伴、以苦为乐、无苦不欢,在吃苦中增强为民做实事的动力,用多吃苦去换取群众幸福感多一点。

从“9899万贫困人口脱贫”中习“实干功夫”。“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摆脱压迫、奴役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从轻于异族到站在世界之巅,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这一切又一切的改变都证实了“实干功夫”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取得成功的的关键。选调生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耍“小聪明”、不搞“小手段”、不玩“虚的”,一步一个脚印,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发扬实干精神,把“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口号放在心坎里,落到实处,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领域上发力做实事,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坚持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做实事,多走几次泥土路、多在村里吃几次盒饭、多到群众家里听听他们需求和困难,了解民生痛点堵点难点的症结所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

从“向雷锋同志学习”中习“奉献功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党的百年历程,从投身科研、奉献自我的黄大年到血肉排雷、舍生忘死的杜富国,再到保卫边疆、为国捐躯的陈祥榕,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心系家园、先人后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满需要奋斗和奉献”,选调生要接过奉献这根“传承棒”,甘做“孺子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到群众中,问问他们生活过得好不好、对政策内容满意不满意、有没有什么烦心事、精神文化生活好不好、幸福感强不强,在深入交流中,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题,为他们田里的菜寻觅销路、为百姓的事奔波忙碌、为他们的幸福出谋划策。要甘于奉献,自觉形成为人民奉献的觉悟,为群众的小事服务、急事奔波、大事谋划,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以“无我”的精神,在基层披荆斩棘、扎实耕耘、默默奉献,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红火,让国家发展更强盛。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组织部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发掘好本地红色资源,整合好党性教育资源,优化好党史学习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整合资源,做“红色资源”的发掘者。组织部门要善于发掘本地特色红色资源,将零散的党性教育资源“串点成线”,做好党史资料收集,充实和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打造党性教育“精品套餐”。凝聚党史部门的合力,优化党性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布局,研究制定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建立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基地建设、运行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避免多头混乱管理,指导基层走好错位发展、差异化建设道路。

建强队伍,做“红色资源”的宣传者。无论是党校老师还是党性教育基地的讲解员,都要学习好、领悟好、实践好,更好地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彻好落实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请、选、聘、邀”等方式,从领导干部、优秀村(社区)干部、乡贤能人、教师专家等选聘授课教师,建立“师资库”。重视加强教研教学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畅通师资与党政机关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同时,注重发挥身边榜样示范影响力,邀请革命先辈后代、时代楷模等上讲台,通过真实讲述感染学员,当好“红色资源”的宣传者。

优化课程,做“红色资源”的传承者。加强党性教育特色教材建设,组织教师进行课程研究开发,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将身边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人物、反面典型案例等内容及时转化为地方党性教育特色教材。在课程开发上,着力加强基地教育资源建设供给侧改革,通过深度开发红色廉政教育课程、红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红色管理学课程、红色拓展训练课程等一系列实用课程,大力开发和群团工作、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推动教学从被动灌输向互动体验转变。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出声、光、电全方位,视、听、触多感官的立体化体验感受,把传统讲授式教学的被动接受转化成真实的体验感受,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的热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更加深入的思考。

党员干部读懂苦难辉煌中的“成功密码”

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正确地走向未来。一部百年奋斗史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100年对“历史”来说或许只是一瞬间,但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改变近代中华民族苦难命运并走向辉煌的100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伟大的自我革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理论和文化。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成功密码”,从党史中汲取前进路上的智慧和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建立“精神支柱”。回望革命年代,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梦想与前路错综复杂,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指引下,面对最苦难的境遇、最艰险的前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担时代使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光芒。著名纪实文学《苦难辉煌》的作者金一南曾说过:“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更深地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进而追寻信仰的力量。”在大是大非面前讲政治、讲担当,不迷失方向;在风险考验面前不屈服、不低头,不发生动摇,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品格和高尚精神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史中不断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树立起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柱”。

立党为公、革命为民获得“力量源泉”。鲁迅先生在1924年发表的《突然想到(六)》一文中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在那个时代,这是中华民族最急迫、最实际、最热切的述求,任何组织和力量如果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这三件事,人民就会追随她、拥护她,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的民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不管“革命为民”“执政为民”,还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执政时期,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为民服务宗旨记在心上、落在行动,始终奉守立党为公、革命为民、执政为民坚定信念。

审时度势、把握规律彰显“民族智慧”。回首百年来党从创建、发展到壮大的辉煌历程,既是一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梦想史”,也是一部艰辛探索、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中国共产党坚定信念“不动摇”、坚持道路“不弯折”、坚守职责“不懈怠”,战胜了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傲人成绩。在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制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大政方针、具体政策,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智慧”。

论党史学习的“三个度”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目前,各地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

要通“古今”尊重历史,让学习党史有厚度。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所创造的历史成就,既是建立在前一代人创立的历史基础上,又开创着后一代人接续奋发的现实条件。

从建党之初的十几个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00多万人的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百废待兴,到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到东方红卫星成功发射,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从筚路蓝缕,到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到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7.3岁;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

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前赴后继、义无反顾,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才谱写了一首又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要看“中外”知己知彼,让学习党史有广度。

世界都是开放的,是全球化的。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历史发展,都同它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紧密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方面和那方面,不研究清楚那个方面,这方面的也就不容易弄清楚。比如,在国民革命时期,我们党广泛统一战线、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要学好这段历史,如果不学习了解当时地主如何压迫农民、帝国主义怎么分裂中国、北洋军阀如何镇压革命,那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是当时的主要斗争对象,也就很难把握好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统筹国际两个大局,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精准把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推进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至暗时刻,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率先经济复苏,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大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目标,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毫无疑问,这些成绩是令人民满意的,是令世界瞩目的,是足以载入史册的。这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结果,是党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结果,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要明“得失”实事求是,让学习党史有深度。

成功经验固然宝贵,要及时总结发扬。但失败的教训也要及时吸取,从中寻找成功的先机。比如,1935年1月底,遵义会议后重掌红军指挥权的毛泽东在土城战役中失利,红军损失惨重。在扎西会议上,毛泽东深入总结吸取了此次教训,最终以“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得意之作”。

学习党史,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不能只看表明、只看片面。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联系党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坚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思考当时为什么采取这种路线、方针、政策,及由此所产生的实践效应。

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善于及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不断推动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辉煌、新胜利。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41年5月开始,通过延安整风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1962年1月,召开“七千人大会”,纠正了错误,切实做好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扭转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1978年5月,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回望百年党史,汲取优良养分。

面向美好未来,更思重任在肩。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学习党史要全身心投入,要以通“古今”、看“中外”、明“得失”,把握好党史学习的“厚度、广度、深度”,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用百年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开创未来!

党史学习要下足“真功夫”练就“真本领”

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员干部要下足“真功夫”深挖党史“富矿”,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和力量,练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

找准精神“坐标”,练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真本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史百年里那一帧帧气壮山河的画面、一声声慷慨激昂的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响彻时空,敌人的真刀真枪是吓不倒共产党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铠甲。现代社会虽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但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消防救援等没有硝烟的战场还有许多,坚定的理想信念依旧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指路明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在重温入党誓词、阅读红色书籍、重走红色路线等活动中感受影响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并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巩固红色基因。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与党史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原原本本学,持续跟进学,不断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廓清思想“迷雾”,练就“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真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披荆斩棘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攻坚克难的斗争史。为摆脱敌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无数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殚精竭虑,才有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核盾牌”;为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石油大军“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每一次不可能变为可能,都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最好证明。进入新征程,我们还将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困难就是“纸老虎”,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迎难而上,在一线磨炼意志,啃下“硬骨头”。我们不能忽视思想上的风险挑战,必须刀刃向内,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在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

把握发展“脉搏”,练就“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真本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预期的,但解决问题的认知、途径却是有径可寻的。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党史基本著作,学习不能是单独的学习,要把所有必读经典有机结合,深刻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领悟伟大历史转折背后的伟大智慧,掌握发展过程中一次次成功的经验“密钥”,学习每一次面临困难都能突破重围的“精神密码”,从中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漫漫征途中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新局、谋新篇。

学好党史“教科书”当好薪火“传承人”

从上海兴业路的石库门到见证新中国开国荣光的天安门城楼,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到承载民族复兴希望的巍巍巨轮,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燎原之势……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应当从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赓续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读党史,坚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对党忠诚之心。百年党史是一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震撼人心信仰史,在革命时代,红军战士因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切服从党,才能忍受住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无畏于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舍生忘死、抛洒热血,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在新时代,无数共产党人因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一心跟党走,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攻克一个个贫中之贫和坚中之坚,夙夜在公,忘我奉献,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怀着对党的绝对忠诚,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畏艰险,我们党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对党绝对忠诚的光荣传统,一心忠于党,一生热爱党,一切献给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学党史,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服务情怀。百年党史是一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感天动地心灵史,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倾注在革命时代的浴血奋战之中、改革时代的不懈探索之中、新时代的忘我奉献之中。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的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主动奔赴边疆、一腔热血洒高原的时代先锋孔繁森,敢啃硬骨头、捍卫公平正义的司法改革“燃灯者”邹碧华,毕生奋战在扶贫攻坚、科技创新一线的“太行新愚公”李保国,守岛卫国三十二年、无怨无悔付出的时代楷模王继才……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扎根基层、塌下心思、俯下身子,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所急,为百姓办实事,当好人民的公仆。

悟党史,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艰苦奋斗精神。百年党史是一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苦卓绝奋斗史,在革命年代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建设年代熔铸了“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在改革年代铸就了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精神共同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说明了一切伟大的成就来源于艰苦奋斗。正是艰苦奋斗精神,让共产党人历经曲折而不畏困苦,屡受考验而初心不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断跨越前进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复兴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奋勇担当时代责任、历史使命、复兴重任。

百年风雨兼程,苦难铸就辉煌。让我们从党史中汲取真理的力量,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承人,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寻求党史中的“风”“花”“雪”“月”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用书出版座谈会暨专题宣讲动员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党史学习不是走形式、读死书,博览群书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细心揣摩、“消化吸收”。研习党史切忌“走马观花”,党史要学得进去,精华要提得出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奋勉上进,积极寻得党史中的“风”“花”“雪”“月”。

立“红色风骨”,炼纯粹党性。从南湖的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是一位位胸怀救国救民崇高理想的共产党人背负起了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照亮了黑暗的旧中国,点燃了新中国黎明的曙光。研习党史,要继承革命先驱的“红色风骨”,从党史中学习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优良传统,读史以修身、“正骨”,炼就纯粹的党性与风骨。

赏“主义之花”,获思想力量。同志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成果。研习党史,要结合当下,深刻领会各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理论武装头脑,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动工作。

看“征途冰雪”,擎大国旗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族人民一起谋事业、求发展,翻越了一座座高山、渡过了一道道难关,从淮河大洪灾到长江大水灾、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从“非典”到“新冠病毒”,是中国共产党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渡难关。研习党史,要深入体会曾经的风雪磨难,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血液的为民之心,以打牢思想旗帜,坚定奉献精神。

望“理想明月”,行时代新途。读党史、学党史,是为了坚定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心中“明月”,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以“嫦娥奔月”之姿向其奋进。如今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开局之年,切忌“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研习党史,牢记使命,要从党史中找到精神源泉,坚定共产党人之初心,继续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砥砺奋进。

烹制党史学习“精神套餐”

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学习党史不能追求文字上的一目十行,而是要学得全面、学得深入,还要学有所获,才能让党史入心,更好汲取党史的智慧和力量,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成效。因此,烹制百年党史这道“精神套餐”,就需要精心挑选“学习食材”、熟练运用“学习烹法”、准确把握“学习火候”,从而让党员干部学得“有滋有味”。

精心挑选“学习食材”,科学搭配“套餐营养”。要坚持系统学习党史,增强党员干部明辨是非能力。党史学习要切忌“断章取义”,不全面的学习,就会导致党员干部在认识上的不清晰,出现是非不分的情况。因此,要学好党史,首先要养成系统的学习思维,准备完善的学习材料,才能够在党史的学习中对党的百年成长历程有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党员干部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刻意抹黑、故意扭曲事实的时候,才能更加理性,在理想信念上毫不动摇,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站位。

熟练运用“学习烹法”,合理丰富“套餐形式”。要善于精准学习党史,避免党员干部学习浅尝辄止。相同的食材,如果运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就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党史学习同样如此,只有方法正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习党史,要切忌死读书、读死书,更要避免浅尝辄止;要学好党史,要精准学习,既要制定学习计划,同时要明确党史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既能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也聚焦党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才能真正有学习收获。

准确把握“学习火候”,有效提升“套餐口感”。要做到耐心学习党史,助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大脑。烹饪中要保持食材的口感,需要准确把握火候。党史学习同样需要准确把握火候,如果学习不深入,很容易导致党员干部的文化不自信、思想不坚定。因此,学习党史,要有耐心,不能有松懈,更不能浮于表面,要对理论有“入木三分”的深刻理解,才能不断汲取百年党史的营养,丰富精神家园,从而让党员干部更好地用理论武装大脑,在面对急难险重问题的时候,用科学方法去解决实践难题。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员干部提升思想认识、打开认识格局、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最终目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干出更多的实绩。因此,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去,在理论的海洋中奋楫勇进,进一步增强思想共识,进而共绘时代发展的美好蓝图。

党史学习要“学”“思”“践”“悟”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奋进史、斗争史,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不但要勤学,更要善思、实践、深悟,做到入脑入心,方能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以学促思,学思结合方能有所获。总书记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学习应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学就要学得透彻,想更要想得明白。党史学习要注重学思结合、学练结合,既要学好“教科书”,也要多看“课外书”;既要做好“练习题”,也要答好“思考题”。要立足于关于党史学习的指定书目,把里面的内容学深、学透、学好。此外,在学好“教科书”的基础上,还要利用好党史故事、红色影视金曲、红色教育基地、老党员口述党史等各种“课外书”,进一步丰富党史知识,拓展知识面。“学而不思则罔”,有了充足的党史知识,才能启发思考、提炼智慧、凝聚思想。

以思促践,思践并重方能有所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对思想的检验。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各种先进的理论层出不穷,而这些理论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思”“践”并重的过程。老一辈革命家通过不断思考探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创新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极高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理论成果,一次次照亮了党的理论发展史,一步步指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取得非凡的发展成果。学习党史,就要常思、善思,想明白在面对未知和重大抉择时,革命先辈是如何在危机之中育新机、于变局之中开新局以及如何从实践中创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更加具体有效的,从而从中汲取灵感、借鉴经验,为当前及之后一段时期的各项工作、各项实践打开大门。

以践促悟,践悟合一方能有所成。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若说“思”是对学习的再凝练,“践”是对学习的再深入,那么“悟”则是对学习的再升华,而理论创造创新恰恰离不开“悟”的过程。鉴古而知今,学习党史,是牢记初心使命、强化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而要走好这条路,就要不断深化“悟”的过程,既要悟原理,也要悟方法、悟思想、悟经验。明悟党史,才能在前进的途中拨开重重迷雾,坚定方向。要结合当前和以后一段时期内本行业、本领域、本地区的重点工作部署和发展目标来强化实践,边行边悟,践悟相合,从而推动更多的理论创新,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拍照、语音快速搜题神器
点击继续查找该题库答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