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心得site_name缩略图

2021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浏览:552

从党史感悟一脉相承的人民情怀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翻开波澜壮阔的党史长河,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道,历经风霜雨雪考验,创造了伟大历史,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究其根本,人民始终是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压舱石”,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便是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踏过岁月山河,让我们从党史的星辰大海中寻找人民密码,感悟共产党人那一脉相承的人民情怀。

半条被子,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艰难困苦方显大爱本色。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在面临艰难困苦、危机四伏时都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艰难困苦方显共产党人大爱本色。时至今日这种精神历久弥坚,并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历史昭昭,前路漫漫,唯有奋斗,才能不负韶华,我们要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一棵焦桐,为了百姓,毕生奉献,虽死犹荣一心亲民爱民。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棵焦桐树就是共产党人亲民爱民的真实写照,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堵风口、斗风沙、谋发展,把生命奉献给了那片火热的土地,他就像会“呼吸”的焦桐一样“接地气”“沾土气”,拜群众为师、为百姓办事,始终和群众手拉手、心贴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代在变,发展也在变,相比起以前那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时代,人民的公仆还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创造了不朽功绩。现如今,物质生活变了、工作环境变了、工作方式变了,但千变万变,实干为民的本色不能变。身处这个美好的时代,这个伟大的国家,我们要坚决发扬焦裕禄精神,学做一棵焦桐扎根人民沃土,在新征程创造更加美丽的事业和明天。

青春戍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生死攸关彰显英雄气概。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喀喇昆仑高原上,以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为代表的新时代革命军人,他们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每一寸国土,把青春、甚至生命留在了那片土地,在神圣领土上筑起了巍峨中华的界碑。他们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孩子记忆里“陌生”的父亲,英雄从来都不是生而英勇,只是他们为了祖国、为了党和人民,选择了无畏的坚守。为了祖国利益不受损害,他们化身卫国勇士,在血与火的磨砺中锻造成为党的好战士,成为人民心中的最坚强的安全保障。回望那些峥嵘岁月,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在学习中传承他们的英雄基因,用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做一个不懈奋斗的赶路人。

三个“初心”故事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百年党史的长河中走来,驻足凝眸,有三个故事涌上心头,让我深深感动,让我备受鼓舞,让我收获力量。

铿锵红梅永不凋零。小说《红岩》中的江姐主要的原型叫江竹筠,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急于从她身上打开缺口,对江姐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甚至竹签钉进十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她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的情报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多少年过去了,这个故事一直深深刻印在我的心里,难以忘怀,我总在想这样一个清秀文弱的女子,和常人一样的血肉之躯,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誓死保守党的秘密,保护自己的战友?我想到,18岁的烈士陈祥榕牺牲前留下的那句感动亿万网友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铿锵红梅镌刻的就是这种清澈赤诚的爱,正是千千万万像江姐一样的共产党人用忠诚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

半条棉被永不分离。长征中的红军,来到湘粤赣边界的汝城县。红军纪律严明,战士们和衣睡在屋檐下、空地里。村民徐解秀看到,就让其中三个女红军睡到自己屋里。但徐解秀家一贫如洗,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女红军们在急行军中,只保留了一条棉被,女主人就和三位女红军合盖这一条被子、挤在这一张床上,而男主人则睡在门口的草堆上,守护着他们。女红军们离开前,决定把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御寒,但她说什么也不肯要。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摸出一把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两半,说道: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远相连,记录着红军与百姓间的亲密情感,也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

巍巍丰碑永不过时。兰考县是黄泛区中的典型,焦裕禄刚到兰考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侵袭,他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清茶淡饭,粗衣布鞋,缝缝补补无数遍,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兰考大地。他曾说过,“党把兰考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带领他们战胜灾荒,却让他们端着饭碗四处流浪。我们不感到羞耻和痛心吗?”在天灾和人心的双重考验,焦裕禄为百姓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孺子牛”。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当年聆听人民日报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的感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7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也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我们要用好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最好的营养剂”,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让全党同志补精神之“钙”,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从生活中感悟党史学习“诀窍”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印发,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序启动。笔者认为从一些现实生活经验中感悟党史学习“诀窍”,增强学习趣味感。就以生活中洗衣服浸泡、揉洗、晾晒“三步法”举例,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也应置身党史中“浸泡”“揉洗”“晾晒”,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功效。

充分“浸泡”,置身在党史“源泉”中涤荡心灵。充分的浸泡对于洗净衣物十分必要,浸泡润湿过程中洗涤剂包含的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从而有效减弱污渍在衣物表面的附着力,利于清洗脱离。党史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实践的不竭源泉。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置身在党史“源泉”中充分“浸泡”,让党史中蕴含的思想伟力、革命精神等“活性成分”润湿全身肌理,与自身思想上、认识上附着的“灰尘”“污渍”发生作用,有效减弱其附着力,掸“灰”祛“尘”、脱“污”洗“渍”,从而在党史“源泉”中涤荡心灵,悟初心、担使命,不断汲取开拓新征程的勇气和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反复“揉洗”,置身在党史“波涛”里锻造磨砺。无论是在老式搓衣板表面反复摩擦揉洗,还是在如今的全自动洗衣机滚筒中连续转动揉洗,其作用原理都是通过施加外力,利用摩擦、振动让洗涤液将污垢包裹起来,并随着高速水流脱离,实现清洗去污效果。党史进程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风云突变波涛汹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置身在党史“波涛”里反复“揉洗”,保持学习党史理论与指导现实实践间发生“摩擦”和“振动”,更好地将党转危为机的历史经验以及改革发展的理论成果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在党史“波涛”里锻造磨砺,拓宽知识广度、夯实本领功底,有效提高解决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

历久“晾晒”,置身在党史“阳光”下净化提升。洗净湿透的衣物在日光下晾晒变干,要历经两个阶段的物理变化,一开始是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到衣物外面,紧接着是其中水分吸收外部热量逐渐挥发,挥发阶段耗时较长,是确保衣物完全晒干晒好的关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才能保持衣物不变形、不掉色,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由红色的历史事件和红色的历史人物构成,是红色的,是具有温度的。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置身在党史“阳光”下自然“晾晒”,不急于求成,涵养“历史耐心”,吸取红色党史的温度,让自身内部存在的惰性、私欲、奢侈等“水分”慢慢挥发,从而在党史“阳光”下净化提升,不断增强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做好党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忠实传人,走好走稳走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保持制度自信用实干彰显“中国之治”

【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10日

1978年3月10日,邓小平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干。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总是要表现它的优越性嘛。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是祖国持续繁荣的重要砝码。回首百年征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数不胜数的壮举。回望极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比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更加需要坚定制度自信,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为逐梦新征程凝聚强大力量。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这番伟大成就,不仅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千难万险面前,总能克服重重关隘、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绽放了最灿烂的“制度之花”。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至上,是完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无数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筑牢“生命防线”;在防汛减灾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不惧艰辛,风餐露宿,全力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家园防线”……无数事例,无不佐证中国共产党拳拳爱民护民之心。踏入“十四五”伟大征程,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更高的效率、更精准的服务、更全面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率;以最饱满的热情、最顽强的作风、最坚韧的品质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转危为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力量之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如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独特的机遇优势,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已扬帆起航,我们已驶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会遇到更多的“触礁”“风浪”,我们要勇敢面对,毫不退缩。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面对前进中的“暴风骤雨”;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顽强执着,面对奋进中的崎岖险阻;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凌云壮志,面对前行中的风险挑战……我们作为这个美好时代的“建设者”,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够让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巍巍屹立。

军民一家亲不忘“水”和“根”

我们党历来有着光荣的传统,这些光荣传统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3月9日下午,总书记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指出“要发扬军爱民、民拥军光荣传统,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汇聚强国兴军强大力量。”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源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井冈山时期,我党我军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形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长征途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留下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穿越时空,成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领导下军队最直观的印记和最朴素的牵挂;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高高飘扬,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刘邓大军能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心脏”站住脚、扎下根,离不开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老百姓一辆又一辆的“小推车”;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老百姓一艘又一艘的“小渔船”……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只要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就能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人民,更不能脱离人民,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否则,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要牢牢记住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勤务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新时代长征路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胜利之本,在和平年代同样是胜利之本。”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干人民之所盼,党的事业才能坚如磐石、保持旺盛活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在前进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新疆昭苏:“三不”行动让党史更具“向心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人民检察院把认真学习党史作为提升干部队伍党性修养的“必修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思想到位、学习到位、宣传到位的实际行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史学习教育。

思想到位不被动。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在多次传达学习各级动员会精神和实施方案后,迅速组织召开全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根据各级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列出教育活动规定动作,明确任务措施,把握时间节点、细化程序步骤,抓实抓细党史学习教育重点任务,有效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思想洗礼不被动,弄清楚“什么是党的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党史,用什么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史”,有效提高党员学习参与性、积极性。

学习到位不敷衍。为防止学习过程中出现消极对待不愿学、行动迟缓学不好、盲目跟风没成效等诸多问题,由办公室及时收集理论学习参考,政治部定期下发学习计划表,坚持领导班子领着学、党组监督学、支部促改学、干部自主学,坚持深研细读学、原原本本学、反复持久学,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力戒学习敷衍走过场。同时,全面依托检答网、中检网、法宣在线、领导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平台等各类平台资源丰富学习资源,引导干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加深对党史的理解和认识,做到常学常新,不断提升干警的党性修养。

宣传到位不拖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多媒体平台进行学习党史、传播党史的宣传。通过制作党史宣传栏、印发应知应会题、记录专题学习笔记、下发学习书籍、读书分享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昭苏县检察开展党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与部门建立约稿制度,定期挖掘收集部门典型人物及经验做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全院干警以学促干、深学实干的实效,充分宣传展示检察干警的先进事迹,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感召力,展示新时代检察队伍良好精神风貌,通过树立典型榜样,努力培树经得起时代考验、人民检验的新时代检察优秀集体和个人,在为党史学习增添“趣味”的同时,更让党史更具“向心力”。

基层“小迷妹”的追“星”之路

每个人的青春,多多少少都追过“星”,有的是帅气逼人的明星偶像,有的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名匠,还有的是改变时代的科学巨星……而我心中的那颗“星”,他是一位集“才华与美貌”并存的时代英雄,今年的3月5日,是他诞辰的123周年,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逝世之时更是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挥泪送别。我的追“星”之路便是他的一生之路。

年少时期的他,意气风发,开拓进取,致力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得不说,决定“粉”周总理这位伟人的契机有两点,一个是在一次历史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周总理年轻时候的照片,他的颜值顿时在班上引起轩然大波,圈了一波“小迷妹”,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听了语文老师说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周总理上学时期,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为了帮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只有周总理坚决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当时就被周总理独特的伟人气质深深折服,从此迈上了追“星”之路。当代的青年人,有多少人怀有周总理的宏图之志,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一个国家的未来关键在于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周总理的少年求学之路与之后的人生经历都一直鞭策着身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的文化素养、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到百姓有所需,就有所学,有所用,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

中年时期的他,斗志昂扬,艰苦朴素,坚信着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周总理的一生平易近人,忧国忧民,曾写下一份《我的修养要则》,严于律己,其中写道:“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平日的生活中更是坚守着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准则,他在下基层时,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到剧院看戏时,为了不打扰群众,总是推迟进场,提前退场;他坐汽车常常向司机交代,不要多按喇叭,白天怕引起行人紧张,影响安全,夜晚怕影响群众休息。正如总书记在学党史教育大会上所说,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作为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强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倡导全国人民“一家亲”才能打造和谐的社会,幸福的国家。

晚年时期的他,求同存异,倡导和平,期待中华民族腾飞世界之时。1955年万隆会议上,新中国外交首创“求同存异”外交主张,在当时被美过等西方国家封锁包围的中国背景下,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和地区,只有6个与中国建交,在冷战思维的影响下,周总理抛开了事先准备的演讲稿,临时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这个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总理的政治智慧令人折服,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被他展现的淋漓尽致。总书记也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自食其力,踏实勤奋得来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平的时代,顺应时代的要求,听从人民的呼声,这个国家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周总理的一生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是璀璨星河里的一颗“红星”,这颗星一直指引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前进的道路,即便是漆黑的夜,也因他的存在而光芒万丈、十分耀眼。

汲取党史力量以“三心”做“三人”

近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

当前,全国各地党史学习教育正在稳步推进,笔者在学习我们百年党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拥有持续的旺盛生命力?又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翻开历史的长卷,在百年巍巍党史找寻中国共产党的智慧结晶,汲取以民为本、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精神力量,秉持一颗为民初心、奋斗恒心、担当决心,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拼搏奋进的“带头人”、锐意进取的“领路人”。

汲取百年党史中“以民为本”的力量,秉持为民“初心”,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回首百年征程,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身上,我们读懂了他带领兰考人民,奋力改变贫困面貌的亲民爱民和无私奉献;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克服艰苦条件,心系藏区人民疾苦的担当和为民初心;在“半条被子”的故事中,我们从徐解秀老人那句“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话中感悟到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本色。“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习作风,将百年党史的精髓学深学透学到手,做为民服务的“继承者”。

汲取百年党史中“艰苦奋斗”的力量,坚守奋斗“恒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做拼搏奋进的“带头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无论是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抱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火焚烧岿然不动的邱少云,还是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的铁人王进喜、发扬“螺丝钉”精神为人民的最美奋斗者雷锋,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都能学习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回望我们党过去一百年的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书写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数以千万的共产党人,用热血、青春乃至生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顽强拼搏、担当作为,他们是历史的英雄,也是时代的典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我们党一百年来的历史,在百年党史中汲取拼搏奋进的力量,将学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做拼搏奋进的“带头人”。

汲取百年党史中“担当作为”的力量,坚定担当“决心”,敢于牺牲、奋发有为,做锐意进取的“领路人”。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秀品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过100年的峥嵘岁月,从十四年艰苦抗战到用“小米加步枪”解放全中国,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到带领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取得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用担当扛起了历史的责任。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到慷慨就义时“写给宁儿一封信”的赵一曼……他们用行动践行了入党的初心,用牺牲换来了今天的繁荣。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群群白衣天使、一队队党员志愿者,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顽强不屈、英勇无畏和守望相助,凝聚成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构筑起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这是新时代党员的感召,也是百年党史中必须浓墨重彩的担当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党史为契机,传承好我们党担当作为的优良传统,敢于牺牲、奋发有为,做锐意进取的“领路人”。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我们党一百年的辉煌历史,心潮澎湃、倍感振奋,让我们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逢山开路的开拓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党员干部在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下功夫将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将红色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新的伟大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在党史学习中悟初心、强使命,汲取“咬定青山,立根岩缝”的奉献精神。回望党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面对党旗,举起右手,朗朗诵念“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铮铮誓词,是对党发自肺腑的庄严承诺,拳拳之心,是为人民奉献终身的刻骨宣言。回眸百年,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始终不忘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永远不变的“主旋律”,不断锤炼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广大党员干部应秉持“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传承“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锤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品质,在思想上、行动上乐于奉献,勇于奉献。

在党史学习中融于魂、践于行,汲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担当精神。无论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砥砺奋进的新时代,璀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出一批批碧血丹心真英雄,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不朽赞歌,有战斗英雄杨靖宇、“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改革先锋申纪兰、抗疫战士钟南山……百年风雨征程,英雄楷模辈出。广大党员干部应汲取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的担当精神,将党史融入血液、注入灵魂,以担当为要,心中有党不忘恩;以担当为责,心中有民不懈怠;以担当为本,心中有戒不妄为。在大是大非面前亮剑发声,在矛盾危机面前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迎难而上,赓续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红色血脉,用血肉之躯守护好这座生生不息、磅礴有力的“人民江山”。

在党史学习中当先锋、树标杆,汲取“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奋进精神。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辛求索、奋发图强,在苦难落后的旋涡中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和康庄大道。今日之中国,腾飞于世界,信息畅通、高铁飞驰、公路成网、铁路密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一个个催人奋进的高光时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党员干部须从党史学习中保持赤子之心,从红色经典中寻求信仰之光,从时代变迁中汲取奋进之力,主动去闯“矛盾窝”,去接“烫山芋”,不断开创业绩新局面,书写发展新答卷,汲取奋勇拼搏的前进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接续奋斗。

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开展好这项重大工作,总书记一直都十分关心,并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和青海代表团审议时都提到了“红色资源”,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的各个历史阶段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真实记录着党领导人民群众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奋斗历程,见证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形成、传承和发扬,蕴涵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好党史,就要以这些红色资源为载体,重温党的历史上那些震撼人心的伟大瞬间,汲取那些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学习那些闪耀光芒的经验智慧,以革命先辈和英雄楷模为镜,找准差距和不足,校准初心和使命,从而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用好红色资源,领悟伟大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党在开创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的伟大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孕育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孕育了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面对的风险挑战丝毫不会比过去少,要以这些伟大精神为指引,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挺起担当脊梁,满怀壮志豪情,去战胜前进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奋力书写“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新篇章。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英雄血脉。英雄是时代最闪亮的坐标。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无数英雄为了党、国家和人民而拼搏奉献的英雄史。在那些红色资源中,无数英雄的感人事迹触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他们中,有以杨靖宇、赵尚志、左权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为代表的千千万万抗日将士;有以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有以邓稼先、钱学森、王进喜等为代表的新中国建设者们……一位位英雄在党的历史上谱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就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深深铭记所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做到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争做英雄,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用好红色资源,积蓄前行力量。历史总会在一些特殊的时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人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很多红色资源都是“看得见”的,能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在瞻仰那些革命旧址、遗迹、文物时,我们会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当时那些感人至深的场面,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在观看那些红色影像,传唱那些红色歌曲时,会在感动中深深唤起血脉中流动的奋进力量,激发起慷慨昂扬的斗志。用好红色资源,就要深刻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感人故事,传递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力量,以更鲜活生动、更有感染力的方式把这些红色资源宣传到广大党员干部身边,提升党员干部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拍照、语音快速搜题神器
点击继续查找该题库答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