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学习通site_name缩略图

超星尔雅学习通-全球变化生态学

浏览:1751

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
B.千分之四
C.万分之四
D.十万分之四

正确答案:C

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D

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
B.人类和资源
C.生物和环境
D.人类和环境

正确答案:C

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
B.生物
C.水体
D.大气

正确答案:D

7.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正确答案:D

8.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A

9.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0.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二氮
C.甲烷
D.氩气

正确答案:D

1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
B.9月14日
C.9月15日
D.9月16日

正确答案:D

1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
B.1912年
C.1974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C

1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6.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
B.7000-9000
C.50000-70000
D.70000-90000

正确答案:C

17.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六分之一
D.六分之五

正确答案:B

18.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A.20%
B.40%
C.60%
D.80%

正确答案:D

19.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1.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A.九分之一
B.七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三分之一

正确答案:D

22.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是()。
A.澳大利亚西北部
B.南美洲北部
C.美国西部
D.中亚地区

正确答案:B

23.陆地上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资源的()。
A.2.8%
B.12.7%
C.24.5%
D.30%

正确答案:A

24.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5.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6.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
B.5-8毫米
C.1-3厘米
D.5-8厘米

正确答案:A

27.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10-20毫米
D.20-30毫米

正确答案:A

28.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年时间。
A.8年
B.10年
C.12年
D.14年
正确答案:C

29.垃圾已经无孔不入,在太空轨道上已经有超过7000个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废物碎块在高速运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0.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15%左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1.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
B.封闭系统
C.开放系统
D.群体系统

正确答案:B

32.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30米
B.300米
C.3000米
D.30000米

正确答案:D

3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A.孤立系统
B.封闭系统
C.开放系统
D.群体系统

正确答案:C

34.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海洋上平均仅为5-8公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6.盖亚假说主要强调的是()。
A.环境对生物的调节作用
B.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
C.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D.生物与环境的相互独立

正确答案:B

37.土壤来源于()。
A.沙漠
B.大气
C.岩石
D.海洋

正确答案:C

38.盖亚假说中提出Gaia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A.水
B.土壤
C.植物
D.微生物

正确答案:D

39.生物地球化学观点认为地球表层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实质上是由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0.盖亚假说中的盖亚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1.据测算,从7亿年以前到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累计重量约为地球的()倍。
A.10
B.100
C.1000
D.1000

正确答案:C

42.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大能源驱动力,分别为()。
A.宇宙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
B.宇宙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C.太阳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
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正确答案:D

43.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A.2.8年
B.28年
C.280年
D.2800年

正确答案:D

44.地球内部能量主要是以热能和机械能的形式突然释放出来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5.地球表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非生物来源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6.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变化研究超越了各分支学科的界限
B.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远在地球半径以下
C.过程或事件的影响应为全球性的
D.认识全球变化规律需要了解所有时间尺度上的过程

正确答案:B

47.现阶段可用于全球变化的观测记录大约有()。
A.十多年
B.五十多年
C.一百多年
D.三百多年

正确答案:C

48.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
B.海洋变化
C.火山喷发
D.水汽输送

正确答案:C

49.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0.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1.下列不属于全球变化的社会影响的是()。
A.人的生理与健康的影响
B.气候与降水量相互关系的影响
C.对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和发展的影响
D.研究人类社会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影响的能力

正确答案:B

52.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
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
C.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
D.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

正确答案:B

53.决定全球变化研究的成败的是()。
A.正确的研究方法
B.变化的实物证据
C.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D.研究的范围大小

正确答案:C

54.在时间坐标上环境演变的基本表现形式中,平稳序列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5.全球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维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6.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
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变化
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D.人口增长

正确答案:D

57.()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A.生物多样性变化
B.气候变化
C.人口增长
D.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正确答案:C

58.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4.26
B.5.26
C.6.26
D.7.26

正确答案:B

59.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其中中国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60.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地表短波辐射,使大气变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61.在吸取大气中的热量方面,甲烷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多倍。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D

62.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正确答案:C

63.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报告,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
A.澳大利亚
B.挪威
C.加拿大
D.俄罗斯

正确答案:A

64.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65.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6.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面积比例大量升高的是()。
A.森林
B.草原
C.牧场
D.农地

正确答案:D

67.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土著物种的减少
B.外来种的减少
C.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
D.植被生产力的变化

正确答案:B

68.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
A.北美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南亚

正确答案:A

69.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0.一般来说,外来物种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土著物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1.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
A.时间长度
B.变化强度
C.影响范围
D.造成后果

正确答案:A

72.从全球来看,整体年平均降水量是()的。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D.大幅度波动

正确答案:A

73.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摄氏度。
A..6
B.1.2
C.1.8
D.2.4

正确答案:A

74.近40年中,相较于夏季平均气温,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较为明显。()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5.一般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纬度越高或海拔越高的地区升温更明显。()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6.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
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

正确答案:D

77.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
A.10-20毫米
B.10-20厘米
C.20-30毫米
D.20-30厘米

正确答案:B

78.全球云量观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A.统计数据较少
B.直接观测难度较大
C.没有统一仪器观测
D.数量变化不稳定

正确答案:C

79.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显著减少,秘鲁的太平洋沿岸降水显著增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0.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1.下列因素中,一般不直接影响潜在植被的是()。
A.大气成分
B.气候
C.土地利用
D.人口数量

正确答案:D

8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
A.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B.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正确答案:D

83.解决地球环境问题的关键是()。
A.控制荒漠化
B.保障生物多样性
C.控制人口增长
D.减少气候变化

正确答案:C

84.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带的土地退化现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移保护、离体保护三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6.根据近百年的观测数据,()是20世纪最热的十年。
A.10年代
B.4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正确答案:D

87.关于冰芯记录的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辨率高
B.时间尺度长
C.环境信息少
D.有效手段之一

正确答案:C

88.科学家通过冰芯记录研究气温变化,主要是研究其中的()。
A.水
B.杂质
C.微生物
D.气体

正确答案:D

89.近百年来温度上升的原因尚没有达成共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0.根据相关研究,地球上40万年来平均温度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91.树木年轮学数据主要考察的是树木的()。
A.年轮数量和密度
B.年轮数量和颜色
C.年轮宽度和密度
D.年轮宽度和颜色

正确答案:C

92.从理论上来讲,海水蒸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能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
A.湿度
B.惰性气体
C.云量
D.太阳辐射的反射

正确答案:C

93.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
B.湿度
C.空气成分
D.污染物

正确答案:A

94.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还处于自大约550年前开始的新冰期,地球正在变冷。()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95.目前全球气象数据主要来自城市地区,缺少偏远地区和海洋上空的资料,这也给判断全球气温的变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6.火山喷发释放出的物质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太阳辐射的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火山灰

正确答案:D

97.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为()。
A.2-7年
B.5-10年
C.13-18年
D.15-20年

正确答案:A

98.全球变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A.温室气体
B.厄尔尼诺
C.气溶胶
D.土地利用

正确答案:B

99.从理论上来说,高纬火山喷发以后不久,欧洲的西风环流会变得更加强盛,冬季的天气一般是温和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0.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越长,地球上的平均温度越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01.产生温室效应的分子当中,()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最大的。
A.二氧化碳
B.氧化亚氮
C.甲烷
D.水汽

正确答案:D

102.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
A.15
B.6
C.-6
D.-15

正确答案:C

103.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人类活动与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
A.40%
B.70%
C.90%
D.99%

正确答案:C

104.气溶胶可能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5.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气温显著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6.根据大部分科学研究成果,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不包括()。
A.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
B.土壤盐渍化
C.高纬度生物向低纬度迁徙
D.台风强度和频率增加

正确答案:C

107.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影响气候变化的发生时间和发展的是()。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正确答案:C

108.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主要影响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的是()。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正确答案:D

109.根据主流观点的预测,近百年来气候变化速率是越来越快的,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0.根据主流观点的预测,近百年来气候变化速率是越来越快的,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1.台风强度的增加可能有助于内陆水汽的增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2.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主流理论观点的是()。
A.大气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升高到450ppm-550ppm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2-3摄氏度
B.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以上,将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突出表现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C.温度上升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加剧,部分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推动温度继续上升
D.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需采取各种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使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

正确答案:C

113.辐射强迫理论中,减少辐射强迫最多的是()。
A.二氧化碳
B.云反射效应
C.土地利用
D.臭氧

正确答案:B

114.辐射强迫理论中,辐射强迫和大气温度升高成正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5.根据对南极冰芯的研究,很有可能是温度先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才升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6.根据对南极冰芯的研究,很有可能是温度先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才升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7.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整体
B.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族群
C.从个体的分子到区域环境
D.从个体的分子到整个生物圈

正确答案:D

118.生态学的研究层次中,()动态变化是因个体的出生和死亡罗成引起的。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B

11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受到其周围环境影响后如何改变的科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20.对生物产生一定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土壤、生物、人为因子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21.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
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

正确答案:D

122.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之一是揭示()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下对植物的作用。
A.主要人为因素
B.全部人为因素
C.重要生态因子
D.所有生态因子

正确答案:C

123.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中的环境胁迫主要强调()。
A.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B.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系
C.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之间的复合作用对植物影响
D.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C

124.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处理指标确定中之所以考虑施氮处理,主要是因为现在大气和土地中氮元素急剧流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25.红外增温实验成本较低,但是模拟的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差较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26.常用的通量测定方法中,()强调根据乱流扩散理论,通过单位面积的任意动量或标量的通量密度是其浓度梯度与扩散系数的函数。
A.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B.空气动力学法
C.涡度相关法
D.感热密度分析法

正确答案:B

127.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基础原理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四定律

正确答案:A

128.移地实验多用于植物对()响应的研究。
A.温度改变和降水改变
B.空气成分改变和降水改变
C.温度改变和气压改变
D.空气成分改变和气压改变

正确答案:A

129.试验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数据结果不准确,无法体现出长期生态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30.研究全球变化过程中,感热密度分析法有效地解决了仪器不统一导致产生误差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31.二氧化碳的光合驯化作用是指植物生长在高浓度CO2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光合速率可能()。
A.进一步升高
B.趋于稳定
C.恢复到以前CO2环境下的水平
D.衰落到以前CO2环境下的水平以下

正确答案:C

132.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某些形态上的变化可能与()有关。
A.同化物增多而丧失老的碳库
B.同化物减少而丧失老的碳库
C.同化物增多而形成新的碳库
D.同化物减少而形成新的碳库

正确答案:C

133.当光合能力超过库对光合产物的利用能力时,碳水化合物会积累在()中。
A.枝干
B.根部
C.叶片
D.土壤

正确答案:C

134.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影响,光强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35.根据现阶段研究,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36.功能型划分中,()将植物分为关键种和非关键种。
A.主观分类
B.逻辑分类
C.演绎分类
D.数据调查分类

正确答案:C

137.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植物的呼吸作用()。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再回到原始水平
D.先下降再回到原始水平

正确答案:B

138.气孔导度一般不直接影响()。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正确答案:D

139.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下,光合速率提高,叶中许多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多糖增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0.如果气孔导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光合速率提高的话,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必然增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1.一般来说,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会增加()。
A.1-5摄氏度
B.3-8摄氏度
C.5-10摄氏度
D.13-18摄氏度

正确答案:C

142.植株主要通过()散失大量的水分。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正确答案:C

143.植物体含水量一般为()。
A.30%-50%
B.40%-60%
C.50%-70%
D.60%-80%

正确答案:D

144.当氮素不足时,即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的产出也不一定升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5.研究表明,在水分供应出现紧张时,植物对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表现的正效应更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6.太阳电磁辐射的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部分。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伽马射线

正确答案:C

147.太阳电磁辐射的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部分。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伽马射线

正确答案:C

148.下列辐射中,波长最长的是()。
A.紫外线
B.无线电波
C.太阳短波辐射
D.伽马射线

正确答案:B

149.在植物群落的上部,即使太阳辐射减少50%,白天大部分时间的光强仍然在叶片的光饱和点以上。()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50.随着南北极臭氧层空洞加剧,南北极的紫外线的总量已经远远高于低纬度地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51.主要引起生物入侵的是()。
A.对自然种群的利用
B.土地利用及覆盖变化
C.工业
D.农业

正确答案:D

152.一般来说,外来物种指的是()。
A.入侵微生物
B.入侵植物
C.入侵动物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D

153.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最大的是()。
A.生物入侵
B.对自然种群的利用
C.全球气候变化
D.土地利用及覆盖变化

正确答案:D

154.入侵种的定居能力、扩张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以及对景观的改变有强有弱,不可一概而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55.根据大多数生态学家所采用的定义,如果某一入侵种的后代在离母体很远的地方自然生长,那么即可认为该入侵种已被驯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56.下列入侵方式中,主要引起小型或隐形生殖体入侵的是()。
A.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
B.有意引入
C.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
D.人类辅助的入侵

正确答案:A

157.下列物种中,属于人类辅助的入侵的是()。
A.环颈鸽
B.鹭鸶
C.七鳃鳗
D.驯鹿

正确答案:B

158.()依赖于人类的运输,生物体至少对新环境有中等程度的适应能力。
A.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
B.有意引入
C.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
D.人类辅助的入侵

正确答案:C

159.一般来说,入侵性强的物种都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60.一般来说,被入侵的生态环境主要有具有可利用的资源条件、自然控制机制充足、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61.生态位机遇假说人为,()综合决定外来入侵的增长概率。
A.资源、天敌、繁殖能力
B.资源、天敌、物理环境
C.资源、结构、繁殖能力
D.资源、结构、物理环境

正确答案:B

162.根据多样性阻抗假说,()的群落更容易被入侵。
A.发展时间较短
B.发展时间较长
C.结构相对简单
D.结构相对复杂

正确答案:C

163.根据天敌逃避假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敌是植物种群的重要调节者
B.天敌对本地种比外地种有更大的抑制作用
C.植物可以利用天敌调节作用的降低提高种群的增长
D.天敌对于本地动物的影响远大于本地植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D

164.即使外来种在某一地区生存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有可能逐渐消失,不一定会对本地种构成灭绝性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65.空生态位假说认为,岛屿群落以及生物多样性比较少的群落,对外来种缺乏足够的“生物阻力”而出现入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66.从理论上来说,下列美国地区中受到物种入侵威胁最大的是()。
A.密西西比河流域
B.落基山脉
C.夏威夷岛
D.五大湖地区

正确答案:C

167.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B.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C.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正确答案:A

168.海洋和港湾生境里的生物入侵的形式不包括()。
A.压舱水
B.水产、渔业和饵料物种及其相伴随的物种的引进
C.运河的淤积
D.由观赏性种类养殖业或放养增殖所致的物种释放

正确答案:C

169.生物入侵不仅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70.任何能跨越天然屏障、在浅海之间快速大量运输含有浮游生物水体的机制都有可能促进海洋生物的入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71.下列物种中,对水稻生产危害较大的是()。
A.金苹螺
B.美国海湾扇贝
C.大米草
D.亚洲蛤蜊

正确答案:A

172.中国转基因作物中职面积约为()。
A.30万公顷
B.40万公顷
C.50万公顷
D.60万公顷

正确答案:C

173.生物入侵的现状是()。
A.大多数的入侵者可以成功地定居,而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到处泛滥成灾
B.大多数的入侵者可以成功地定居,但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并不到处泛滥成灾
C.大多数的入侵者并不能成功地定居,但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到处泛滥成灾
D.大多数的入侵者并不能成功地定居,而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也并不到处泛滥成灾

正确答案:D

174.大陆的物种数与该大陆的面积呈密切正相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75.生物入侵正在消除用以产生和蓄养地球上大多数动植物种类的生物地理平常,从而提升局部区域生物群系的独特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76.决定一个外来种的总体影响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A.来源
B.分布范围
C.密度
D.单位个体的效应

正确答案:A

177.最早记录生物入侵的科学家是()。
A.拉马克
B.摩尔根
C.孟德尔
D.达尔文

正确答案:D

178.大约()的入侵种能够成功地定居下来。
A.5%-15%
B.5%-25%
C.10%-15%
D.10%-25%

正确答案:B

179.交通的便利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预防生物入侵越来越容易。()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80.入侵种对本地种的遗传影响一般是直接的侵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81.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A.短期的生态变化
B.长期的全球变化
C.特定类型的全球变化
D.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

正确答案:D

182.()主要发达国家再日本精度签订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条约《京都协定》。
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正确答案:B

183.早期全球变化研究手段不包括()。
A.探讨单一因子
B.探讨复合效应
C.研究个体
D.研究单一群落

正确答案:D

184.科学家发现随着科技进步,运用人工生态系统模拟的结果和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差异越来越小,野外模拟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85.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如何影响环境,但是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86.关于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获得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重要手段
B.覆盖了陆地绝大部分面积
C.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环境条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组成
D.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环境条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动态变化

正确答案:B

187.美国LETR计划认为,需要长期的记录才能达到预测目的的某一现象的动态应该不是()。
A.偶发的
B.稀少的
C.复杂的
D.宏观的

正确答案:D

188.美国从()开始酝酿长期生态系统研究计划。
A.1974年
B.1975年
C.1976年
D.1977年

正确答案:C

189.定位观测一般是短时间的、连续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90.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筹建,目前有40余个生态观测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91.一般来说,样带长度应()。
A.不小于1000公里
B.不大于1000公里
C.不小于100公里
D.不大于100公里

正确答案:A

192.样带的研究中,不属于研究样点功能的是()。
A.反映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B.定期调查
C.遥感解译
D.技术支持

正确答案:D

193.样带研究是()。
A.短期研究替代长期研究
B.长期研究替代短期研究
C.空间替代时间
D.时间替代空间

正确答案:C

194.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主要是受水分的控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95.样带研究的宽度应该在50公里左右,以便满足遥感影像幅宽的要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96.从模型的时空尺度上分类,不包括()。
A.林窗模型
B.经验模型
C.过渡性模型
D.协作性模型

正确答案:C

197.()又被称为“转换函数模型”。
A.林窗模型
B.经验模型
C.过渡性模型
D.协作性模型

正确答案:B

198.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A.生物与环境相互独立
B.生物与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
C.生物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
D.生物与环境平衡态不断变化

正确答案:C

199.过渡性模型引入植物功能型的概念,在传统的林窗模型基础上,以植物功能型取代林窗模型中的具体物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0.林窗模型一般建立在非常小的尺度上。()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1.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固定并转化(),生产有机物质的过程。
A.太阳能
B.水分
C.养分
D.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A

202.含豆科植物多的植被比含豆科植物少的植被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表现的反应是()。
A.反应更大
B.反应更小
C.不确定
D.没有区别

正确答案:C

203.现阶段土地覆盖转变所释放的量占化石燃料利用造成释放量的()左右。
A.30%
B.50%
C.70%
D.100%

正确答案:A

204.净初级生产量是指初级生产者扣除呼吸消耗而真正积累的生产值。()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5.根据现阶段研究成果,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维持在500种左右时最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06.根据1980年到1989年平均统计数字,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改变向大气每年输入()吨碳。
A.16亿
B.32亿
C.55亿
D.70亿

正确答案:D

207.受地表植被影响,亚马逊盆地的降水最终通过径流注入海洋的量占降水总量的()。
A.72.3%
B.48.5%
C.33.8%
D.26%

正确答案:D

208.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滞留()吨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A.1220亿
B.1200亿
C.220亿
D.20亿

正确答案:D

209.人为造成的全球变化远比自然变化快得多,但究竟现阶段的变化速率是否属于安全速率仍然尚未确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10.目前全球变化研究最大局限之一是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生理过程和结构的相互作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11.关于水环境和陆地环境比热容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环境的比热容比陆地环境大
B.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在温度变化上缓冲性更大
C.水环境放热比陆地环境更快
D.水环境吸热比陆地环境更慢

正确答案:C

212.潮汐主要与月亮和太阳的()有关。
A.重量
B.大小
C.亮度
D.位置

正确答案:D

213.关于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绝大对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小
B.绝大多数水生生物体温的维持依靠代谢所获取能量
C.绝大多数水生生物是变温生物
D.绝大对数水生生物缺乏体温调节机制

正确答案:B

214.江河一般会分为上、中和下游,但受地带性影响,从整体上看,整个流域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群落构成差别不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15.湖泊由于边界的限制,水平和垂直流动及混合都相对较弱,有利于气体和营养物质的输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16.2005年-2006年,我国海域中发生赤潮次数最多的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正确答案:C

217.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的()减少。
A.鞭毛藻
B.蓝藻
C.硅藻
D.定鞭金藻

正确答案:C

218.水体中受人类影响的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包括()。
A.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
B.排到大气里的废气
C.水土流失
D.有机垃圾、家畜和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

正确答案:C

219.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导致一些渔业品种的产量增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20.浮游植物的过量增殖还会使水体缺氧,直接杀死水生动物,或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逃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21.全球变暖对()鱼群的产量影响较大。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中低纬度

正确答案:C

222.气候变暖使暖水种类()。
A.种群数量增加,栖息范围扩大
B.种群数量减少,栖息范围扩大
C.种群数量增加,栖息范围缩小
D.种群数量减少,栖息范围缩小

正确答案:A

223.臭氧空洞的形成并不只是与氟里昂和氧化氮等的使用有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24.高纬度地区的渔业产量的限制因子主要以营养盐、赤潮和病害为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25.位于英国和北美的河流,其水温变化幅度为气温变化幅度的()倍。
A..5
B..9
C.1
D.2.3

正确答案:B

226.全球变暖直接影响淡水生态系统的方式不包括()。
A.增加平均水温,延长生长季节
B.增加夏季最高温
C.冬季变暖以缩短冰冻期
D.改变水、气和光等条件

正确答案:D

227.二氧化碳倍增后,湖水水温变化一般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B.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升高
C.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不变
D.上层湖水温度不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正确答案:B

228.不同生物对温度的耐受性和温度的要求不一样,水温升高势必使一些喜爱高温的生物数量增加,而适应低温生活的生物数量减少,以致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29.水温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水域的生物产量减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30.在干热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水平面()。
A.维持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231.气温升高1.5到4.5摄氏度,将使全球平均降雨量()。
A.减少3到15%
B.减少13到25%
C.增加3到15%
D.增加13到25%

正确答案:C

23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降水量的()集中在夏秋季节的3到4个月内。
A.20%
B.40%
C.60%
D.80%

正确答案:C

233.我国的年均降雨量从30年代起,开始呈下降趋势,50年代最为明显。()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34.青藏高原地区虽然降水增加,但是因为温度升高湖水增发增加,导致湖水面积逐渐减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35.矿物原料的使用,使大量含硫废气排入大气,最后以()的形式在地面沉降。()
A.大气沉降
B.植物吸收
C.能量循环
D.酸雨或雪

正确答案:D

236.食植动物不能消费密集生长的藻类,可能导致底层需氧生物被厌氧生物代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37.根据我国1997年的相关调查,在我国131个主要湖泊中,处于富营养化水平的湖泊占总数的()。
A.12%
B.39%
C.51%
D.67%

正确答案:C

238.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气温升高使()。
A.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B.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正确答案:D

239.高温导致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加强,干旱期的延长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的积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40.关于紫外线辐射影响与湖泊地理位置和水体中溶解有机质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山、极地等冷水型湖泊中,生物产量不高,生物调节不强
B.高产湖中,生物调节可以减少紫外辐射的直接作用
C.溶解有机质是强化紫外线辐射的主要因素
D.干旱和人为酸化减少了溶解有机质水平,增加了紫外线辐射的穿透深度

正确答案:C

241.在淡水生物丰富的中纬度温暖区域,每10年紫外线辐射增加()。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正确答案:A

242.关于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二氧化碳一般比较贫乏
B.二氧化碳和水结合而成碳酸,能调节pH
C.水中二氧化碳适量增加能延缓光合作用和许多生物的发育过程
D.二氧化碳不足对动物有麻醉作用甚至有毒

正确答案:B

243.淡水水域生物受紫外线影响远小于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44.水体中的含氧量大概是大气含氧量的千分之七,每一千毫升水中仅含有25到30毫升氧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45.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中溶解态有机碳主要来源之一的是()。
A.岩石的风化
B.大气二氧化碳的溶解
C.污水排放
D.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C

246.碳酸盐湖泊对DIC的平均滞留率是非碳酸盐型湖泊的()倍。
A.10
B.15
C.20
D.25

正确答案:C

247.海洋持有的碳比大气多()倍。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D

248.海水表面水的碳含量比深度超过1千米处海水中的碳含量高14%。()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49.滞留在水库中的碳的主要来源是土壤。()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5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指()在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各圈层之间的迁移和转化。
A.各种不同的能量
B.能量的各种化合物
C.各种不同的元素
D.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正确答案:D

251.显生宙比隐生宙的研究更清晰主要是因为显生宙产生了大量的()。
A.水分
B.土壤
C.化石
D.氮气

正确答案:C

252.下列元素中,()与人类的关系不如其他几项密切,受人类活动影响也不如其他几项影响大。
A.碳
B.氮
C.磷
D.钠

正确答案:D

253.对植被来说,最基础的化学循环就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54.当前研究全球元素循环分为寒带、中纬度、热带、海洋及山地5个区域来研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55.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
A.17-18km
B.10-12km
C.8-9km
D.5-6km

正确答案:A

256.大气分层中,高度最高的是()。
A.平流层
B.对流层
C.暖层
D.中间层

正确答案:C

257.大气圈在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包括()。
A.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史
B.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和记录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C.大气控制着气候,因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D.大气混合得相当不均匀和缓慢,它的成分变化能被用作指示全球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的指标

正确答案:C

258.大气中的氩气主要来源于火山和生物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59.全球各类气溶胶的释放量中,占比最多的是人工源中的初生气溶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60.全球海洋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A.42%
B.63%
C.71%
D.97%

正确答案:C

261.陆地水中,占总水量比例最大的是()。
A.湖泊
B.地下水
C.冰川
D.河流

正确答案:C

262.大气中的水大约需要()天即可循环一次。()
A.3
B.11
C.128
D.245

正确答案:B

263.全球变化与水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海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64.淡水的化学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重碳酸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65.陆地上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A.33km
B.139km
C.273km
D.492km

正确答案:A

266.地球内部结构不包括()。
A.地心
B.地核
C.地幔
D.地壳

正确答案:A

267.随着植物的生长,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加速了岩石破碎的过程,这种风化属于()。
A.物理风化
B.生物物理风化
C.化学风化
D.生物化学风化

正确答案:B

268.风化壳厚度从热带地区向寒带地区逐渐递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69.地壳含有更多的硅和铝,而铁和镁的成分相对较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70.生物圈并非构成一个单独的物理圈层,其分布情况是()。
A.主要集中在岩石圈,部分生活在大气圈和水圈
B.主要集中在大气圈,部分生活在水圈和岩石圈
C.主要集中在水圈和大气圈,部分生活在岩石圈
D.主要集中在水圈和岩石圈,部分生活在大气圈

正确答案:D

271.生物圈的大小通常用构成有机体的主要成分,即地球上的()来表示。
A.氮总量
B.含氧量
C.有机碳量
D.水量

正确答案:C

272.迄今为止,人们发现构成生命体及其残体的化学元素为()余种。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B

273.大气圈是所有圈层中化学循环最快的圈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74.生物圈净初级生产力等于植物总第一性生产力加植物的总呼吸。()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75.经过重新测算,目前在构筑全球碳循环模式时,陆地植被的碳库大多采用()PgC。
A.375
B.550
C.827
D.1276

正确答案:B

276.下列气体中,来源主要是火山、生物源及人工源的是()。
A.甲烷
B.乙烷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D

277.()是细胞遗传信息携带者DNA的构成元素,也是进行能量传递的二磷酸腺苷(ATP)的基本构成元素。
A.碳
B.氮
C.磷
D.硫

正确答案:C

278.由于森林占陆地植被生物量的60%左右,因此,森林植被生物量的准确估算对估算全球陆地植被碳库尤为关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79.全球陆地植被和海洋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总和约为73.2PgC/a。()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80.现在人们在构建全球碳循环模型时,土壤碳库大都采用()PgC的估计值。
A.1077
B.1249
C.1500
D.1821

正确答案:C

281.土壤有机碳库占全球陆地总碳库的()。
A.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B.五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C.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正确答案:D

282.从全球角度看,随着(),土壤呼吸量减少。
A.植被的NPP的增加
B.年平均气温的升高
C.年降水量的增加
D.低纬度向高纬度变化

正确答案:D

283.根据方精云相关研究,森林凋落物生成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少趋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84.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作用、土壤气象因子、抑制因子、土地利用方式等四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85.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等每年向大气净释放CO2约()PgC。
A.1.8
B.3.6
C.5.4
D.7.2

正确答案:C

286.化石燃料不包括()。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甲烷

正确答案:D

287.在获得相同热能的情况下,石油释放二氧化碳是煤释放二氧化碳的()倍。
A..24
B..48
C..64
D..81

正确答案:D

288.人类对热带林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大规模地砍伐木材和将森林开垦成耕地两个方面。()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89.在获得相同热能的情况下,燃气释放CO2是煤释放CO2的0.136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90.自然条件下,甲烷浓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制。
A.氯自由基
B.氯自由基
C.氢氧自由基
D.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

正确答案:C

291.甲烷分子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二氧化碳分子的()。
A.二十分之一
B.二十倍
C.十分之一
D.十倍

正确答案:B

292.人们关注一氧化碳浓度,主要是由于它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缘故。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甲烷
D.臭氧

正确答案:D

293.甲烷的释放源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94.一氧化碳释放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等人类活动,因此,其浓度是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95.下列氧化亚氮的排放源中,推算值最高的是()。
A.温带土壤
B.耕作土壤
C.热带土壤
D.工业燃烧

正确答案:C

296.氧化亚氮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为()。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A

297.氮在生物圈中占生物总量的()左右。
A.0.3%
B.27.6%
C.48.9%
D.78.1%

正确答案:A

298.氨气是极具活性的气体,它与臭氧和超氧化氢反应很快生成氮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99.由于氮常常制约着植物的净第一性消耗,因此,与生物圈的碳等元素的循环发生耦合作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00.关于磷在自然界中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
B.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
C.促进风化的因子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D.矿物中的磷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都不存在缺磷现象

正确答案:D

301.地球上绝大部分磷存在于()中。
A.大气和地核
B.大气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幔和地壳

正确答案:C

302.磷在大多数有机体中的重量比为()左右。
A.10%
B.6%
C.3%
D.1%

正确答案:D

303.从全球变化的角度,人们关心硫循环是因为它是酸雨和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04.下列数据中,碳量最高的是()。
A.森林凋落物量总量
B.森林的总净增量
C.草本植被的总固碳量
D.草本植被的生物量

正确答案:C

305.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以()为核心。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正确答案:B

306.中国土壤系统中的有机碳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A.1.1%-2.3%
B.6.8%-8.7%
C.9.3%-11.0%
D.12.4%-15.5%

正确答案:D

307.在草本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中,除农作物的谷物外,大都以落叶、落枝和桔杆还田的形式返回到生态系统中。()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08.我国各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总量中,最高的是农作物,其次是亚热带、热带灌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09.鱼类适应温度变化的方法是()。
A.改变代谢方式
B.改变自身颜色
C.改变自身体温
D.改变栖息水域

正确答案:D

310.我国河流中,输出口位于()的河流的碳输运量总和最大。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正确答案:B

311.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等),仅考虑与生物圈有关的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取决于()。
A.光合同化量
B.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
C.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
D.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生态循环量

正确答案:C

312.在仅考虑中国植被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收支平衡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起着一个大气二氧化碳汇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13.如果从人口总数角度考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经生产量值约是全球平均的1~2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14.一般情况下,在下列时间段中,磷化氢浓度最高的是()。
A.夏季早晨
B.夏季中午
C.冬季早晨
D.冬季中午

正确答案:A

315.首次在大气环境中检测到了磷化氢是在()。
A.中国
B.巴西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D

316.根据相关研究,稻田土壤吸附磷化氢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在土壤()深度内。
A.0-10厘米
B.10-20厘米
C.20-30厘米
D.30-40厘米

正确答案:A

317.土壤、沉积物会对磷化氢产生较为强烈的发散作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18.我国森林火灾累积受害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
A.11%
B.19%
C.21%
D.29%

正确答案:D

319.我国大概有()的秸秆用作燃料。
A.10%-20%
B.30%-40%
C.50%-60%
D.70%-80%

正确答案:C

320.按照生物质燃烧对相关气体排放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非甲烷烃、对流层臭氧
B.一氧化碳、对流层臭氧、二氧化碳、非甲烷烃、甲烷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非甲烷烃、对流层臭氧
D.二氧化碳、对流层臭氧、一氧化碳、非甲烷烃、甲烷

正确答案:D

321.根据1992年的统计,我国农村燃烧作物秸秆和薪柴消耗的能源总量约占农村消耗的能源总量的23.8%。()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22.相关研究结果标明,暖温带乔木层森林火灾释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要低于寒温带温带乔木层、亚热带乔木层和热带乔木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23.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影响的元素流通率主要影响了()元素。
A.碳
B.氮
C.磷
D.硫

正确答案:A

324.城市生态系统的代谢过程不包括()。
A.居住地境内人为活动造成的各种可更新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资源的消费率
B.居住地境内人为活动造成的各种不可更新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资源的消费率
C.工农业产品的生产率
D.废弃物的回收率

正确答案:D

325.石膏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的投入。
A.碳
B.氮
C.磷
D.硫

正确答案:D

326.秸秆的燃烧可能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27.居民生活中的代谢过程中的输入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及各种食物的输入。()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28.元素良性循环过程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初级原料为可再生资源
B.多级利用所有废弃物流、能流
C.建立以煤和石油为原料的工业体系
D.产品多样化,用通用的生产设备,随市场需求变化,可转产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

正确答案:C

329.研究我国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黑箱模式是指()。
A.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B.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C.选择典型的生态子系统,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D.选择典型的生态子系统,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正确答案:B

330.整个国家是一个()。
A.封闭型的单一生态系统
B.开放型的单一生态系统
C.封闭型的复合生态系统
D.开放型的复合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D

331.回顾人类发展的道路,最早的产业是农副产品的加工行业,主要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为原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32.人们应当复古倒退,回到可再生的原料,由此出发去加工合成系列产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33.一般而言,决定陆地植被类型分布格局及其功能特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大尺度上的()。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土壤成分

正确答案:A

334.降水量高且温度也高的地方一般会产生的植被是()。
A.荒漠
B.针叶林
C.落叶林
D.热带雨林

正确答案:D

335.青藏高原南坡海拔越低降水量越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36.一般来说,森林越多,二氧化碳的交换量越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37.20世纪中期以后,植物气候分类系统大多以()为基础的综合气候指标作为依据。
A.可能降水
B.可能蒸散
C.可能均温
D.可能收支

正确答案:B

338.早期唯一考虑季节的分类方法是()分类系统。
A.柯本
B.魏泰克
C.特罗尔
D.吉良

正确答案:C

339.植物与气候关系及其分类系统的定量研究于()开始出现。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D

340.柯本分类系统包括最热月温度、最冷月温度,温度年较差、年降水量和可能蒸散五个生物气候指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41.根据吉良分类系统,温暖指数是采用月平均气温高于10摄氏度的总和作为植物生长的热量条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42.可能蒸散率指的是()。
A.表面蒸发和自身消耗水分的比率
B.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比率
C.可能蒸散与降水的比率
D.可能蒸散与自身消耗水分的比率

正确答案:C

343.根据Penman分类系统,理论上最有确定可能蒸散的方法应涉及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辐射平衡
B.空气温度
C.湿度
D.土壤

正确答案:D

344.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开始形成于寒带,以后应用到其他地区,最后扩展到全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45.可能蒸腾包括所有表面的蒸发与植物蒸腾。()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46.下列地区中不属于热带雨林分布地区的是()。
A.东非-西亚热带雨林区
B.美洲热带雨林区
C.非洲雨林区
D.印度-马来西亚雨林区

正确答案:A

34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般分为()。
A.乔木和草本两层
B.乔木和灌木两层
C.灌木和草本两层
D.乔木、灌木和草本三层

正确答案:D

348.()也被称为萨王纳群落。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稀树草原
D.苔原

正确答案:C

349.温带落叶阔叶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直到黄河以南的区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0.由裸子植物组成的针叶林是现存面积最大的森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51.电磁波谱学使遥感技术的应用扩大到()。
A.可见光之外
B.地球之外
C.海洋深处
D.对流层之外

正确答案:A

352.最初的遥感像片是通过气球于()完成的。
A.1844年
B.1849年
C.1854年
D.1859年

正确答案:D

353.遥感的起源可追溯到()。
A.17世纪初
B.18世纪初
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

正确答案:C

354.1910年,怀特兄弟第一次从飞机上拍摄照片,开辟了近代航空摄影的先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55.二战时期诞生的航空摄影测量学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精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6.记录地物本身的能量,测量波段主要集中在()。
A.近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
B.远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
C.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
D.远红外波段和可见光

正确答案:B

357.遥感工作过程不包括()。
A.地物人文属性的研究
B.对地观测
C.信息提取
D.应用卫星与其他数据结合解决某一特定的实际问题

正确答案:A

358.关于主动式的遥感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传感器自身发出电磁波
B.测定地物的反射能量
C.这种遥感白天和晚上都可以正常工作
D.多云天气无法正常工作

正确答案:D

359.遥感技术系统可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动态式三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0.从能量角度来说,可见光大约占了50%。()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61.下列沙地含水量比例中,反射率最高的是()。
A.31%
B.49%
C.58%
D.67%

正确答案:A

362.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1
B.0
C.1
D.2

正确答案:C

363.对植被来说,()的比值比裸地要大得多。
A.近红外波与紫外波
B.远红外波与紫外波
C.近红外波与红波段
D.远红外波与红波段

正确答案:C

364.不同地物对不同光谱波段的反射率大不相同,遥感就是根据各种地物特定的光谱特征来判断他们的性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65.对于中国北方来说,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冬季较高,夏季较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6.遥感技术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始于()。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C

367.下列卫星中,精度最高的是()。
A.AVHRR
B.SPOT5
C.Landsat1
D.KONOS

正确答案:D

368.遥感是在地面之上,根据地物在一定的电磁辐射波段内的反射或发射能量特征,对()进行数字成像分析的实践活动。()
A.地形和地貌
B.地面和空间
C.植物和动物
D.陆面和水面

正确答案:D

369.可通过计算植被指数的变化来计算叶生物量的变化,从而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70.美国空军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正式使用了遥感一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1.群落水平的分类主要依靠()。
A.地面调查
B.作为群落生境要素的地貌、土壤以及水热条件等
C.低空高分辨率的航空相片
D.航空或卫星遥感资

正确答案:D

372.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
A.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
B.遥感技术的分散化
C.实用化与商业化
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

正确答案:B

373.遥感的优势是能从不同的()上进行对地观测。
A.植物种类
B.地形
C.尺度
D.成分

正确答案:C

374.1999年12月2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家在北京召开了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75.相较于其他尺度,可操作性更强的是()。
A.区域和宏观尺度
B.区域和景观尺度
C.全球和宏观尺度
D.全球和景观尺度

正确答案:B

376.针对全球土地利用和植被动态研究,制订了一个基于1公里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全球分类系统,其中包含()类。
A.11
B.15
C.17
D.23

正确答案:C

377.相较于研究自然环境,遥感方法对于城市化过程的时空格局研究优势不明显。()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8.遥感系统提供的数据只有通过GPS系统的储存、分类、整理、提取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时间和空间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9.阔叶林对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大约为()。
A.30%
B.50%
C.70%
D.90%

正确答案:B

380.关于遥感资料和陆地生态学定量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化数据与计算机相结合,改进了模型的质量和可信度
B.可以用来验证模型预测的结果
C.卫星遥感数据提供了最可靠、最有效的资料来源
D.定量模拟主要是模拟全球各种植被类型的水分、养分和CO2循环

正确答案:D

381.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而且能够进行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分析以及灾损估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82.人类影响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地球物理效应和地球生物效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3.关于分辨率高低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大范围区域内进行水文研究应该用低分辨率
B.在小范围区域内进行气候分析应该用高分辨率
C.在特定区域内,水文研究使用的分辨率应该高于气候分析
D.在特定区域内,水文研究使用的分辨率应该低于气候分析

正确答案:C

384.在大区域内用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主要造成的问题在于()。
A.现有技术不稳定
B.损失大量有用信息
C.在计算上浪费了许多时间
D.达不到精度要求

正确答案:C

385.造成数据的辐射误差的主要因素一般会考虑传感器本身或大气散射两个方面。()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86.地理上的定位误差主要包括两幅遥感图像的拼接误差以及用二维平面来表达三维空间时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87.()是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称为第一性生产或初级生产。
A.元素循环积累的能量
B.太阳辐射积累的能量
C.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
D.蒸腾作用积累的能量

正确答案:C

388.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可用3种方式表示,其中最小的是()。
A.总第一性生产力
B.净第一性生产力
C.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D.净物质循环生产力

正确答案:C

389.净生物群区产量是评价陆地生产系统长期二氧化碳源与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90.陆地植被蒸腾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一切生命成分及其功能的基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1.根据全球初级生产力分布图,下列地区中生产率最高的是()。
A.俄罗斯东部
B.澳大利亚西南部
C.非洲北部
D.美国东南部

正确答案:D

392.关于陆地植被研究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内容上主要围绕气候、环境、资源等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B.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传统与新技术的结合
C.研究方向上继续将微观和宏观逐渐趋近,并注意二者的结合与统一
D.研究手段上大量引进和应用高新技术,如卫星遥感、同位素示踪技术、计算机数据库及建立模型、GIS技术

正确答案:C

393.(),特别是在IGBP的推动下,以观测资料为基础,考虑各环境因子,建立了各种回归模型或过程模型。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初期
C.80年代初期
D.90年代初期

正确答案:D

394.陆地植被研究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多强调多样性、及时性、数据资料的可比性、形式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共享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95.陆地植被研究的研究组织形式越来越多采用国际化和网络化研究时空尺度,不仅考虑长期地面定位观测点的时间序列,还扩展到通过空间卫星、遥感技术对景观、区域等大尺度的空间观测以及不同生物圈的比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96.人们常用二氧化碳测定法测定两个尺度的光合作用过程,即()。
A.叶面光合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B.叶面光合作用和个体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C.叶面呼吸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D.叶面呼吸作用和个体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正确答案:A

397.对第一性生产力或自养有机体生产力测量的最普通、最古老的传统方法是()。
A.二氧化碳测定法
B.直接收割法
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D.光合作用测定法

正确答案:B

398.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为获得大尺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布以及变动规律提供了传统方法无法测定的手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99.光合作用测定法中,总光合量等于净光合量减去呼吸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00.估算陆地古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A.古生态数据和元素循环模型
B.古文字记载和元素循环模型
C.古生态数据和大气环流模型
D.古文字记载和大气环流模型

正确答案:C

401.多元统计基础上的生态系统重建首先利用Olson的生态系统数据库和5个主要的气候因子,将整个欧洲划分为()个自然生态系统。
A.8
B.14
C.23
D.39

正确答案:C

402.古生态数据一般不包括()。
A.孢子
B.花粉
C.古植物化石
D.种子

正确答案:D

403.分类单位校准法是将从表土沉积物中采集的古代花粉样品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主要分类单位其花粉的百分率,然后,将此百分率与实测的优势植被进行校准,建立相关的数量关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04.DEMETER用模拟的古气候、古植被类型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作为主要的输入参数,来估算全新世中期全球古植被的NPP和碳贮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05.基于实测数据估计现有的陆地生产力,其主要涉及到的数据不包括()。
A.每一植被类型的实测数据计算生产力平均值
B.该类型的分布面积
C.该类型的总估计值
D.该类型受到的人类影响

正确答案:D

406.利用与环境因子相关联的生产力模型来估计现有的陆地生产力时,模型主要包括()。
A.经验回归模型和较为简单的机制性过程模型
B.经验回归模型和较为复杂的机制性过程模型
C.理论回归模型和较为简单的机制性过程模型
D.理论回归模型和较为复杂的机制性过程模型

正确答案:B

407.第1个全球生产力模型(Miami模型)用将生产力与()两个主要的气候因子联系起来。
A.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B.太阳辐射和二氧化碳浓度
C.温度和降雨
D.太阳辐射和降雨

正确答案:C

408.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考虑生态生理和生物物理过程和这些过程确定的生产力的空间、时间特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09.用以驱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环境因子,除了温度和降雨,还可包括太阳辐射、CO2浓度、土壤质地、土壤持水量和风力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10.只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情况下,TEM模型预测全球净第一性个产力增加比例最大的是()。
A.温带生态系统
B.北方生态系统
C.湿润生态系统
D.干旱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D

411.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的效应可能使陆地植被的净第一生产力()。
A.增加
B.减少
C.产生较大波动
D.年差异变化减小

正确答案:A

412.TEM模型采用了()平衡态大气环流模型的结果来代表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条件。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正确答案:C

413.根据TEM模型的预测,只有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对全球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改变远大于只有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14.晚冰期指的是()之间气候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
A.12-1万年前
B.8.5-8万年前
C.1.8-1.5万年前
D.1.5-1万年前

正确答案:D

415.显生宙开始于()。
A.泥盆纪
B.白垩纪
C.寒武纪
D.侏罗纪

正确答案:C

416.根据相关数据,在下列时间段中,全球整体温度最高的是()。
A.1100年-1200年
B.1300年-1400年
C.1500年-1600年
D.1700年-1800年

正确答案:A

417.隐生宙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和古生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18.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后,中国的植被表现为()。
A.南移和东迁
B.南移和西迁
C.北移和东迁
D.北移和西迁

正确答案:D

419.新仙女木事件是发生于约1.1-1万年前一次明显的()事件。
A.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
C.气温迅速升高后迅速变冷
D.气温迅速变冷后迅速升高

正确答案:B

420.一般认为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条件较现在更加干燥。()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21.不同的地带性植被对于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同长度的滞后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22.一般来说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
A.1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正确答案:C

423.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迁移很快的物种属于()。
A.s-迁移对策种
B.k-迁移对策种
C.r-迁移对策种
D.d-迁移对策种

正确答案:C

424.在所有的陆地生物中,鸟类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快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25.类比法预测主要是根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作为预测未来全球变暖引起后果的直接依据。
A.上新世大暖期
B.上新世小冰期
C.全新世大暖期
D.全新世小冰期

正确答案:C

426.过去是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的基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27.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生物响应研究可以在许多方面为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提供依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28.根据科学的经营抚育原则,采伐森林时,应当()。
A.保留一定数量的具有各种腐烂程度和密度的站杆和倒木
B.及时清理具有各种腐烂程度和密度的站杆和倒木
C.保留一定数量的单株或团块分布的死亡的立木
D.及时清理单株或团块分布的死亡的立木

正确答案:A

429.我国现阶段人工造林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A.造林量不足
B.树木品种单一
C.分布不均
D.成活率低

正确答案:D

430.除金枪鱼和鲸鱼渔业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主要鱼场都集中在沿岸内湾及大陆架水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31.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林木成熟期的缩短,应当适当拉大轮伐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拍照、语音快速搜题神器
点击继续查找该题库答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