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1.[单选题]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____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
A.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B.长江和黄河
C.长江和珠江
D.黄河和珠江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____号”,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A.神舟
B.神州
C.长征
D.嫦娥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____,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即WTO第143个成员。
A.2000年12月1日
B.2001年11月11日
C.2001年12月11日
D.2002年12月30日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中共____根据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____。
A.密切联系群众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掌握国家政权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____。
A.“左”的东西
B.骄傲自满
C.脱离群众
D.和平演变
正确答案:C
7.[单选题]中共____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____。
A.经过全民选举产生的
B.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C.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D.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____。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D.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确答案:A
10.[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____。
A.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B.完全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
C.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D.第一次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正确答案:A
11.[单选题]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____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正确答案:A
12.[单选题]第一次在中共文件中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即“五个统筹”,是在____。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正确答案:B
13.[单选题]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____的若干重大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定。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C.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正确答案:A
14.[单选题]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____。
A.安定团结、稳定和谐
B.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D.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正确答案:B
15.[单选题]中共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____。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A
16.[单选题]经过试点,____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终结了延续两千六百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正确答案:C
17.[单选题]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改革开放
B.和谐社会
C.市场经济
D.小康社会
正确答案:A
18.[单选题]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____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嫦娥”一号
D.“嫦娥”二号
正确答案:C
19.[单选题]中共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了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时指出,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____。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
C.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D.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正确答案:D
20.[单选题]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____。
A.统一战线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正确答案:D
21.[单选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____”意识。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人类命运共同体
D.文化多样化
正确答案:C
22.[单选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____。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
正确答案:B
23.[单选题]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____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深化改革开放
B.全民素质提高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消除贫富差距
正确答案:C
24.[单选题]全党同志一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_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A.新阶段
B.新世纪
C.新时期
D.新时代
正确答案:D
25.[单选题]____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A.富国强兵
B.民族独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正确答案:C
26.[单选题]指出,乡村振兴,____是关键。
A.人才
B.资金
C.企业
D.生产力
正确答案:A
27.[单选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____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A.反帝反封建
B.推翻三座大山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正确答案:D
28.[单选题]____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B
29.[单选题]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____,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A.战略发展期
B.战略机遇期
C.战略调整期
D.战略规划期
正确答案:B
30.[单选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____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A.积极稳妥
B.改革奋进
C.稳中求进
D.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C
31.[单选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深入贯彻____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A.以和谐为中心
B.以稳定为中心
C.以人民为中心
D.以改革为中心
正确答案:C
32.[单选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____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改革创新
正确答案:C
33.[单选题]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
A.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正确答案:B
34.[单选题]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其中____处于统领地位,____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A.制度建设 组织建设
B.政治建设 纪律建设
C.政治建设 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理论建设
正确答案:B
35.[单选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____状况。
A.宽松软
B.懈怠
C.精神懈怠
D.消极腐败
正确答案:A
36.[单选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____,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A.零容忍
B.重教育
C.重制度
D.强监督
正确答案:A
37.[单选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____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党的基本原则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基本方针
D.党的基本政策
正确答案:B
38.[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B
39.[单选题]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____、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B.促进人的素质提高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正确答案:C
40.[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____。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A.腐败
B.脱离群众
C.能力不足
D.作风问题
正确答案:A
41.[单选题]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是从1946年进攻____解放区开始的。
A.冀鲁豫
B.陕甘宁
C.山东
D.中原
正确答案:D
42.[单选题]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____,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阶段。
A.进攻
B.防御
C.相持
D.反攻
正确答案:B
43.[单选题]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____。
A.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B.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罢课运动
D.民主运动
正确答案:A
44.[单选题]1947年7月至9月,在____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任弼时
正确答案:C
45.[单选题]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____。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按阶级成分分配土地
C.按实际劳动力分配土地
D.按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分地
正确答案:A
46.[单选题]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场景的根本原因是____。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正确答案:D
47.[单选题]____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A.济南战役
B.平津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莱芜战役
正确答案:A
48.[单选题]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____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A.阜平
B.延安
C.北京
D.西柏坡
正确答案:D
49.[单选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中共____上作出的。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七届四中全会
正确答案:B
50.[单选题]1949年4月23日,经过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____,宣告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覆灭。
A.上海
B.南京
C.南昌
D.杭州
正确答案:B
51.[单选题]1949年9月21日,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会议
D.中央政治局会议
正确答案:B
52.[单选题]毛泽东在中共____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七届四中全会
正确答案:C
53.[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____,稳定了物价,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A.“银元之战”和“煤油之战”
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煤油之战”和“米棉之战”
D.“米棉之战”和“债券之战”
正确答案:B
54.[单选题]____,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A.1950年10月
B.1951年10月
C.1952年10月
D.1953年10月
正确答案:A
55.[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调整工商业工作,必须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重点调整____。
A.公私关系
B.劳资关系
C.产销关系
D.内部管理
正确答案:A
56.[单选题]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____运动基本完成,它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使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
A.大生产
B.四清
C.土地改革
D.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答案:C
57.[单选题]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
A.1949年4月30日
B.1950年4月30日
C.1951年4月30日
D.1952年4月30日
正确答案:B
58.[单选题]1953年至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工业、重工业并重
D.工业、农业并重
正确答案:B
59.[单选题]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共产党党章》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确答案:A
60.[单选题]____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正确答案:D
61.[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____。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整风运动的开始
C.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D.中共八大召开
正确答案:D
62.[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并颁布实施是在____。
A.1949
B.1952
C.1954
D.1982
正确答案:C
63.[单选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____。
A.董必武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林伯渠
正确答案:C
64.[单选题]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的文献是____。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正确答案:B
65.[单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经由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____正式确立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公报》
正确答案:B
66.[单选题]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主要探讨的是____。
A.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经济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正确答案:C
67.[单选题]1955年率团出席亚非会议的是____。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陈毅
D.宋庆龄
正确答案:B
68.[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在____。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正确答案:C
69.[单选题]1958年5月,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____”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A.大生产
B.四清
C.土地改革
D.大跃进
正确答案:D
70.[单选题]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把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被概括为“____”。
A.一大二全
B.一大二公
C.一大二高
D.一公二高
正确答案:B
71.[单选题]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含义是____。
A.调整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调整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C.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正确答案:C
72.[单选题]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____。
A.1961年
B.1962年
C.1963年
D.1964年
正确答案:C
73.[单选题]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____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A.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正确答案:B
74.[单选题]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____,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中子弹
B.导弹
C.原子弹
D.氢弹
正确答案:C
75.[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整的步骤依次为____。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正确答案:B
76.[单选题]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____。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出席亚非会议
D.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正确答案:B
77.[单选题]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____中。
A.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B.《论十大关系》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上海公报
正确答案:A
78.[单选题]1971年10月25日,第____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22届
B.24届
C.25届
D.26届
正确答案:D
79.[单选题]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____。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福特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正确答案:C
80.[单选题]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____年。
A.1968
B.1971
C.1972
D.1974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