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不恰当的是()浏览:3159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此句与柳诒徵所说:“孔子所学,首重者曰成己,曰成人,曰克己,曰修身,曰尽己。”所表达的意思类似。B.体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功夫。C.出自朱子所著经典《大学》。D.这“八条目”是为达到“三纲领”设计的功夫,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正确答案:出自朱子所著经典《大学》。 相关文章 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和()。 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和()。 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文明和继承弘扬与转化的关系 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文明和继承弘扬与转化的关系 A.历史唯物主义。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截然对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拣选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C.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涵盖、代替马克思主义。D.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文化,有了马克思主义就不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拣选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A.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B.“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包含后者。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拣选的成果。正确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拣选的成果。 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警惕哪两种错误思潮或倾向() 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警惕哪两种错误思潮或倾向() A.拿来主义教条主义B.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D.文化复古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