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状态分为系统态和用户态,从用户态转换到系统态的唯一途径是()。 A.修改程序状态字B.中断屏蔽C.使用系统调用D.进程调度程序 正确答案:使用系统调用
有关系统功能调用的描述 错 误 的是()。
浏览:500有关系统功能调用的描述 错 误 的是()。 A.应用程序使用系统功能调用会引起中断。B.高级语言中不能使用系统功能调用,只有汇编程序中通过INT指令使用。C.在LINUX操作系统中,每一个系统功能调用都有一个确定的编号。D.应用程序通过系统功能调用可以进入核态。 正确答案:高级语言中不能使用系统功能调用,只有汇编程序中通过INT指令使用。
用户使用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浏览:473用户使用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A.请求系统服务B.终止系统服务C.申请系统资源D.释放系统资源 正确答案:请求系统服务
关于操作系统的生成说法错误的是()
浏览:506关于操作系统的生成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系统生成的本质是根据用户需求和硬件配置编写和编译一个新的内核;B.生成Linux内核的需要使用内核配置工具,例如menuconfig,配置内核模块和参数。C.可以通过增加新的系统调用来增强Linux内核的功能。D.不同版本的Linux内核裁剪,编译,配置的过程没有任何差别。 正确答案:不同版本的Linux内核裁剪,编译,配置的过程没有任何差别。
关于操作系统启动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浏览:506关于操作系统启动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启动程序属于BIOS的一部分。B.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会修改甚至重写MBR。C.引导程序采用文件的方式存在于硬盘。D.GRUB是一个典型的引导程序。 正确答案:引导程序采用文件的方式存在于硬盘。
当处理器处于核态时,处理器可以执行的指令应该是()。
浏览:603当处理器处于核态时,处理器可以执行的指令应该是()。 A.非特权指令B.仅限于特权指令C.一切指令D.访管指令 正确答案:一切指令
20世纪60年代,()技术的出现导致操作系统对多道程序的支持能力和操作系统的并发性能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浏览:59420世纪60年代,()技术的出现导致操作系统对多道程序的支持能力和操作系统的并发性能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A.虚拟存储管理技术B.SPOOLing技术C.集成电路技术D.通道和中断技术 正确答案:通道和中断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单位时间的任务量,对每个任务来说,其完成时间比单道执行所需时间可能要()。
浏览:740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单位时间的任务量,对每个任务来说,其完成时间比单道执行所需时间可能要()。 A.增加,减少B.增加,延长C.减少,延长D.减少,减少 正确答案:增加,延长
关于分时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浏览:409关于分时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A.分时技术让CPU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终端服务。B.分时技术允许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程序。C.分时技术中每个终端等待固定时间间隔可以再次获得CPU的服务。D.分时技术中仅当程序需要执行I/O操作时才把CPU让给其他程序,尽量让CPU处于忙碌状态。 正确答案:分时技术中仅当程序需要执行I/O操作时才把CPU让给其他程序,尽量让CPU处于忙碌状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工操作阶段,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因为程序的准备和撤销都需要手工完成。
浏览:5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工操作阶段,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因为程序的准备和撤销都需要手工完成。 B.单道批处理系统中CPU和外设交替工作和空闲。C.单道批处理系统效率之所以比手工操作效率高,核心原因是因为可以按批处理作业。D.多道批处理系统尽量让CPU和外设处于忙碌状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正确答案:单道批处理系统效率之所以比手工操作效率高,核心原因是因为可以按批处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