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____的罚款。A.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B.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C.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D.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正确答案】C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浏览:757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A.对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当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B.对有过相似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可以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C.从业人员培训不合格的应予以辞退D.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正确答案】A
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发生较大以上等级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上报的同时,还应当于____内以快报的形式上报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浏览:436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发生较大以上等级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上报的同时,还应当于____内以快报的形式上报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3小时B.2小时C.1小时 【正确答案】C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需要____的签字才能生效。
浏览:114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需要____的签字才能生效。A.国家主席B.国家总理C.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 【正确答案】B
根据《民法典》,为了____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浏览:886根据《民法典》,为了____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A.公共利益B.集体利益C.个人利益 【正确答案】A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____。
浏览:522.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____。A.互相提醒注意安全后继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B.由各自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生产经营活动方案C.各方自行采取安全措施D.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正确答案】D
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____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浏览:417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____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省级B.县级以上C.设区的市 【正确答案】A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浏览:44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A.7B.10C.30 【正确答案】A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负责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的是____。
浏览:584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负责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的是____。A.国务院B.公安部C.应急管理部 【正确答案】A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____。
浏览:1060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____。A.进行安全条件论证B.进行安全评价C.分别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D.进行安全条件论证或者进行安全评价E.企业一线岗位员工 【正确答案】B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____直接领导安全生产工作。
浏览:480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____直接领导安全生产工作。A.主要负责人B.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C.安全生产部门和科室负责人D.负责人 【正确答案】B
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建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制度,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全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规划和储备库规划,并组织实施。不属于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制度的部门是____。
浏览:406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建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制度,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全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规划和储备库规划,并组织实施。不属于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制度的部门是____。A.民政部B.财政部C.自然资源部 【正确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