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京城俗称南京城墙,建于1366-1393年,周长九十六里(实测全长 35.267千米)。南京城墙突破了中国古代城墙通常为方形或矩形的传统规制,因形随势而建,平面呈不规则状。依据地理形势和整体布局,明朝政府在南京城墙东、西、南、北四面共辟有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13座城门。13座城门中目前保存下来的有( )、石成门(今汉中门南)、神策门(今和平门)、清凉门四座,其余均无存。

浏览:126

南京京城俗称南京城墙,建于1366-1393年,周长九十六里(实测全长 35.267千米)。南京城墙突破了中国古代城墙通常为方形或矩形的传统规制,因形随势而建,平面呈不规则状。依据地理形势和整体布局,明朝政府在南京城墙东、西、南、北四面共辟有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13座城门。13座城门中目前保存下来的有( )、石成门(今汉中门南)、神策门(今和平门)、清凉门四座,其余均无存。A.通济门B.聚宝门(今中华门)C.定淮门D.太平门 【正确答案】B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不仅诏令文人利用皇城中( )的图书,编纂完成“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还开馆东华门外,将程朱学派的主要著作汇编成《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行全国。

浏览:124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不仅诏令文人利用皇城中( )的图书,编纂完成“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还开馆东华门外,将程朱学派的主要著作汇编成《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行全国。A.文华殿B.武英殿C.文渊阁D.奉天殿 【正确答案】C

明都北京紫禁城就是模仿南京皇城和宫城而建,据明朝徐学聚《国朝典汇》记载:“(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阙,规制悉如南京。”南京明皇城现在仅有西安门和外五龙桥保存下来。从午门到光华门之间的( ),就是明代的皇宫御道,也是明代南京的中轴线。

浏览:128

明都北京紫禁城就是模仿南京皇城和宫城而建,据明朝徐学聚《国朝典汇》记载:“(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阙,规制悉如南京。”南京明皇城现在仅有西安门和外五龙桥保存下来。从午门到光华门之间的( ),就是明代的皇宫御道,也是明代南京的中轴线。A.御道街B.光华路C.后标营D.汉中路 【正确答案】A

南京皇城位于京城东部,环绕在宫城之外,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其坐北朝南,平面呈东西对称的倒“凸”字形。它与宫城合称为“皇宫”。皇城的建设略晚于宫城,建于朱元璋称帝前,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还在营建。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五年”条记载:“是岁,建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门,复于承天门外建长安东西二门。”皇城辟有( )门,分别与宫城的城门相对。

浏览:146

南京皇城位于京城东部,环绕在宫城之外,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其坐北朝南,平面呈东西对称的倒“凸”字形。它与宫城合称为“皇宫”。皇城的建设略晚于宫城,建于朱元璋称帝前,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还在营建。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五年”条记载:“是岁,建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门,复于承天门外建长安东西二门。”皇城辟有( )门,分别与宫城的城门相对。A.13B.12C.10D.6 【正确答案】D

南京宫城俗称紫禁城,又称大内,位于京城东隅和皇城的中部。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吴王元年(1367)竣工。据《明太祖实录》,洪武八年(1375)九月“诏改建大内宫殿”,至洪武十年(1377)九月,“改作大内宫殿成”。经过整整两年时间改建的大内宫殿,规模宏大,壮丽无比。宫城是南京城最里面的部分,也是最核心部分。宫城平面呈矩形,辟有六门:南面三门分别为左掖门、午门、右掖门,其余三面各辟一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 )。

浏览:156

南京宫城俗称紫禁城,又称大内,位于京城东隅和皇城的中部。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吴王元年(1367)竣工。据《明太祖实录》,洪武八年(1375)九月“诏改建大内宫殿”,至洪武十年(1377)九月,“改作大内宫殿成”。经过整整两年时间改建的大内宫殿,规模宏大,壮丽无比。宫城是南京城最里面的部分,也是最核心部分。宫城平面呈矩形,辟有六门:南面三门分别为左掖门、午门、右掖门,其余三面各辟一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 )。A.汉中门B.玄武门C.光华门D.挹江门 【正确答案】B

早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占江南重镇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自称吴王。他以应天为根据地,采纳儒生( )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经过十年的积蓄力量,先后打败陈友谅等武装政权,并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开始兴建宫城,与此同时,又开始扩建应天府城。

浏览:151

早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占江南重镇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自称吴王。他以应天为根据地,采纳儒生( )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经过十年的积蓄力量,先后打败陈友谅等武装政权,并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开始兴建宫城,与此同时,又开始扩建应天府城。A.徐达B.汤和C.李善长D.朱升 【正确答案】D